第43期

别让高额学费成为贫困学子的枷锁

 时隔7年,公办普通高校学费标准的新一轮"涨价冲动"再次到来。今年9月,在江苏、贵州、宁夏迈入大学校门的新生,将是三地学费标准调整后的首批承受者。2013年,已有六个省(区、市)完成了高校学费标准的调整工作,这些省(市)的学费标准绝大多数呈上扬态势,少则涨一成,多则翻一番。

限涨令刚过部分高校上调学费 平均涨幅达50%

  2013年,已有六个省(区、市)完成了高校学费标准的调整工作。中国青年报记者梳理发现,这些省(市)的学费标准绝大多数呈上扬态势,少则涨一成,多则翻一番。
  这或许是一场迟到的学费“涨价潮”。2007年,面对一些高校的学费涨价趋势,国务院发出“限涨令”,要求5年内各类学校学费、住宿费标准不得高于2006年秋季的相关标准。
  也正是2007年,教育部开始着手制定《高等学校生均培养成本核定办法》。所谓“生均培养成本”,即高等学校培养一个标准学生的平均成本,但这个被教育界普遍认为是学费制定标准之一的重要数据,长期以来却是一笔糊涂账。【详细】

学费上涨中低收入家庭受影响大

  教育界的一个普遍观点是,高校的学费不应超过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
   不过,在我国一些经济并不发达的地区,学费的占比超出了20%。以宁夏2005年为例,当年宁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093.6元,以当时高校的学费标准2600元计,这一比重为32.12%。按照同样的算法,江苏省的占比为37.34%。
   对于农村学生来说,这个数值更大了,而学费通常较高的医学类、艺术类等专业,幅度就更大。
   但在大多数中国家庭看来,高等教育是改变子女命运的机会,学费也因此成为刚需。受影响较大的多是中低收入家庭。
  “我不会因为学校的学费高就不去报考,而且家长会关注能不能上重点。”一名湖南大学2013届毕业生告诉记者,她家里还有个妹妹,明年也要参加高考,“我们不会因为学费涨了就改变志愿,最重要的还是看自己想去哪儿,能去哪儿。”【详细】

 反对:成本上涨的后果不该由学生承担

一枚硬币分两面-看人不能看表面:年年交学费时都不好意思和家里说,如果再涨价,感觉更羞愧了。

@跳皮筋丢手绢:大学不是挣钱的地方,强烈要求继续限涨。

网友“看花落尽”:据说这一波学费涨价潮,主要是想消化过去几年积累的大量债务。无论是高校财务不透明,还是盲目扩张,其后果都不应该由学生们承担,尤其是贫困生可能因此上不起学。

@vim很流畅:如果学费增加,而学生毕业后又遇到起薪低的工作,势必会表示不满,对于就业也是有影响的。

网友“随影独舞”:高校学费上调意味着大学生未来会面临更多的困难和考验。

网友“岁月不留痕”: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当下,向背负巨大压力的在校学生增收学费明显是不太合适的。

高校学费飙升是历史倒退

  既然在这五年内各高校按原有标准收费,一切运作良好而井然则充分说明,维持原有收费水平高校是能够平稳运转的。而且,“限涨令”到期并不意味着涨价就一定要启动,就听凭高校“舞大刀”妄言涨价。无疑,这轮高校学费涨价定然会伤了学生及家长的心,这不容漠视。
  我国经济发展还很不平衡,既有地区间的差异,也有行业间的差距。对众多富裕家庭而言,区区几千元说不定仅是“毛毛雨”,甚或不值得一说;而对一些贫困的家庭来说,也许是全年的收入,甚或还要东挪西借。可见,在确定高校收费标准时,并不是看这个社会有多富足,而是主要看中低收入家庭的承受力,将标准控制在一个合理区间,以确保每个孩子都能走进高校并安心读书。只有这样的收费标准,才会赢得学生及家长的理解与支持,也才能让高校的上空更明艳。
  还有,高校学费上涨的一个重要依据,应该是教育成本的提高。莫非这五年“限涨令”中这些高校都仅供“糊口”,饥寒交迫,甚或寅吃卯粮?还是被这“限涨令”憋得实在不行了,或者五年期限一到教育成本就陡然提高了?

别让贫困学子被大学学费“涨价潮”淹死

  大学学费能涨吗?笔者认为,当然能涨,但是,应该涨的让大家明白,最少应该有三本明白账,之一,你大学收那么多学费,都干啥了,应该给公民一个明白账?之二,大学学费上涨与国民人均收入是什么比例关系,大学生的学费不能让家庭不吃不喝啊。之三,大学生培养成本到底有多高,不同级别的学校应该给大家交代明白。大学涨学费,不能是糊涂账。
   虽然,现在,我们还不明白,但是,许多大学的学费已经上涨了,明白账应该交,但可能需要一段时间,但是,现在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别让贫困学子被大学学费"涨价潮"淹死。
   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让所有的大学生,尤其是贫困大学生在涨价潮中能够顺利完成学业。
    别让贫困学子被大学学费"涨价潮"淹死,这是必须避免的问题。【详细】

结语:

高等教育关系到千家万户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国家的未来,高校学费上涨必须慎重。而且涨学费也只能暂时缓解高校的财政压力,并非长久之计。靠外界“输血”不如自己“造血”,高校应在减少不必要开支的同时,加强科研成果的市场转化,寻找一条自给自足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热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