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治理拥堵,济南时隔12年后再次拟定错时上下班方案,主要覆盖龙奥大厦公务员和市区内中小学。不少市民质疑,以公务员和学生为主体的错时出行能否缓解拥堵。交通专家表示,错时出行可能刺激开车需求,治堵还是要大力发展绿色交通。

  治堵短期有效长期难说

  据济南市拟定的错时上下班方案,公务员上下班延迟半小时,而中小学上下学推迟至少20分钟,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实行弹性工作制和网上办公。

  有市民质疑,“到底是哪些车辆在堵?哪些路段在堵?送孩子造成的拥堵是多少?错时上下班方案有没有详尽的数据证据支撑?”

  山东大学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主任张汝华认为:“实施错时上下班的主体在多大程度上导致了拥堵,出台错时出行的依据是什么?错时出行到底能起到多大作用?这些问题都没有解决。”

  山东交通学院交通与物流工程学院副教授张萌萌称,从目前实行错时上下班的城市经验来看,错时出行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高峰时期拥堵问题,但是从长远来看不一定有效。“错峰上班之后,甚至可能会刺激开车。民众会评估政策带来的影响,时间长了可能会慢慢涨回去。一旦市民觉得路上不堵,那么又有人会去开车。”张萌萌说。

  治堵得减少汽车出行

  2014年12月,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提出,上海要实行错时上下班制度,可能会面临一些现实困境,主要有三对矛盾:交通与单位的矛盾、错时与生活的矛盾、错时上下班与高速机动化的矛盾。

  对此,张汝华认为,上海面对的三对矛盾济南也依旧存在,不过济南最大的问题还是小汽车增长过快,交通供给能力远远小于交通需求。

  公开数据显示,2015年济南新增机动车225535辆,按照济南700多万的人口计算,平均每31人购买了一辆新车,平均每天就有617辆车被购进。

  张汝华称,错时上下班跟拓宽马路、修高架以及修建停车场思路是一样的,都是增加交通供给,无非是鼓励更多的人去开车,从出发点来说可能就是错的。“治堵的判断标准应该是会不会有利于减少小汽车出行,是否符合绿色出行的理念,并且是可持续的。”张萌萌也认为,错峰上下班真正形成制度则很难。“这关系到每个公司和企业的问题,政府不可能强制推行,不可能强制规定企业员工的上班方式。”

  研究者表示,错时上下班制度有待进一步讨论。就济南来说,为了有效地缓解交通拥堵,需要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比如公交运力的调整、公车改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