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济南养老服务迎新考验:老伴老伴我们去哪里呀
(本报记者 刘晓群 实习生 史春勇)"总以为父母像家里的老房子,你不去关心,不去想,他就风里雨里地在那儿,只要你想回去,他就在那儿随时迎接你。但你可曾想过,老房子是不是结实,需不需要保护,你可曾想过,有一天老房子也会塌的。"近期热播的电视剧《老有所依》中这一段话,让多少人泪盈于睫。
截至今年10月,济南市户籍人口中60岁以上老年人已达106万人,占总人口的17.4%,并以年均3.2%左右的速度增长。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长、高龄老人比重的大幅上升,给这个城市的养老服务业带来了新考验---
民营养老机构
能做到收支平衡就已经很不错了
位于济南城区东部凤岐路的华森老年公寓,是一家典型的民营养老机构。作为我市第一家"聚家式"老年公寓--- 由于距离市区较远,公寓开辟了专门的空间,让儿女探望时与老人住在一起,共享天伦之乐,这一举措得到了有关部门的认可。这段时间,公寓负责人张文昌却为另一件事情伤透了脑筋。
公寓靠烧锅炉取暖,一天用一吨半煤炭,一两千元就进去了。这笔费用几天就要结算一次。老人们取暖一天都不能断,而公寓的收入却有周期性。因此,张文昌希望能够争取到一部分流动资金,用以支付水、电、暖费用和其他应急之需。然而,华森老年公寓属于民办非企业性质,按照非营利性机构运营,在银行很难贷款,"我能申请个人贷款,但是用公寓的名义,不行。"
按国际上通行的"百名老人3张床位"标准计算,我省目前养老床位缺口70.65万张,以每张床位6万元建设成本计算,约需投入资金420亿元。鼓励扶持社会力量投入养老产业发展,甚至成为"主力",是省市乃至国家倡导的方向,然而在实际运营中,"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面前并非一马平川。
事实上,包括张文昌在内的不少受访养老院负责人都提到了运营压力,能做到收支平衡已经不错了。他们认为,国家出台了一些好的政策,但"落地"仍需努力。
当过村干部、经过商的张文昌,因为父亲"回报社会"的嘱咐,萌生了开老年公寓的念头。但公寓运营3年,他确实感到了压力。这所前后投资超过1000万元的老年公寓,每年要有五六万元的亏损。目前公寓有200个床位,入住率在70%左右。这一数字对照全省平均水平,应该是不错的,但张文昌并不算满意。"交通不方便,许多老人就不愿意来。"
也有令人鼓舞的一面。近年来,老年公寓得到了民政部门和当地政府越来越多的支持,这一点,大多数受访者都认可。去年,历下区政府免费为华森公寓提供了冰柜、消毒柜、电磁炉和烤箱。两个月前,在有关单位的大力协调下,公寓的用电也享受到了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