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日报记者 王佳声 杨淑栋 通讯员 李震报道
4月22日下午,23岁的巩月刚刚参加完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的新员工培训,用手机打开温暖淄博人社APP,便看到了公司推送给她的电子劳动合同,经过人脸识别校验,确认信息无误后,签字提交。不到一分钟,巩月就完成了合同签订,成为该公司301车间的一名员工。
2020年9月,淄博市和青岛市一起被山东省人社厅确认为电子劳动合同首批试点城市。淄博市人社局经过前期软件程序研发和测试,今年3月底,应用系统正式上线并扩大试点范围,企业可免费使用。截至目前,淄博市试点企业已达46家,在省内率先实现劳动合同电子化。
“一份合同正反面打印要十几页纸,每人一式两份,我们企业有职工4000余人,签纸质劳动合同至少要8000余份,全部签一遍需要数万张A4纸。公司还专门设了两个文件柜,安排专人管理留存合同。现在使用电子劳动合同,将为我们节省大量的耗材和管理成本。”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行政人事部副经理谭启雷告诉记者,电子劳动合同系统上线后,企业只需要在淄博市人社局官网登录电子劳动合同系统,在模板上填写基础信息,将电子合同推送至个人。劳动者在温暖淄博人社APP完成个人签名后,企业通过电子劳动合同系统进行“电子盖章”,即完成电子劳动合同签订。
今年3月入职的山东仁丰特种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销售经理张萌,也感受到了电子劳动合同带来的便捷。“签合同时,我正在上海熟悉业务,回淄博坐高铁要4个多小时,来回至少耽误两天。多亏有了电子劳动合同,只要在手机上简单操作就签好了。”张萌说。
该公司人力资源经理张英同样十分认可这样的签约方式,她认为远程异地签约实现“秒签”“零跑腿”“非接触式”办理,不仅便捷,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还能避免人员流动、聚集带来的风险。
记者从淄博市人社局了解到,淄博将依托区块链技术,通过数据共享实现电子劳动合同在社保、就业、劳动仲裁以及劳动监察等人社领域的系统应用,并逐步推广至全市政务服务、行政执法领域等。
“下一步,我们将主动运用数字化手段,不断完善电子劳动合同应用平台,创建‘线上签约、系统管理、大数据应用’的‘互联网+人社服务’数智化工作模式,全面帮助企业提升数字化管理水平,实现高新技术为实体经济赋能,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淄博市人社局党组成员、市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支队支队长车新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