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拿什么拯救秋冬的天?山东这些地市已准备好

  这两天,环保部通报的一则“坏消息”让逐渐习惯夏日标配——蓝天白云大太阳的我们,再度感受到了被雾霾支配的恐惧:

  9月3日,环保部对外发布通报,经有关专家初步分析研判,今年秋冬季天气形势“不容乐观”,重污染天气过程相对提前。

  原因是受北极海冰融化面积扩大、太平洋海温变化等因素影响,西伯利亚冷高压可能弱于常年,冷空气南下频次可能少于常年,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较常年增强,可能造成秋冬季的气温较高、湿度大。

  冷空气南下频次少,气温高、湿度大,静稳天气影响空气流通,这意味着被人们调侃为治霾最得力的“风”局长被限制了出场次数。

  拿什么拯救你,今年秋冬的空气?

  这个秋冬,PM2.5和重污染天气数必须双降

  “风”局长不够给力,各地政府却要比以往更加卯足了劲儿干。为啥?因为环保部制定了“1+6”方案,改善空气质量,没得商量!

  8月31日,环保部召开座谈会,主题就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今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及六个配套方案。

  次日,环保部召开专题发布会,宣布攻坚战启动。

资料图资料图

  环保部大气环境管理司司长刘炳江在会上表示,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2+26”城市PM2.5平均浓度与重污染天数均要同比下降15%以上,同时将目标分解到各个城市。

  所谓“2+26”城市,指的是北京、天津加上河北、山西、山东和河南四省的26个城市,山东省是济南、淄博、济宁、德州、聊城、滨州、菏泽这7个城市在列。

  这是环保部首次针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秋冬季节重污染天气高发的问题专门制定的大气治理目标,将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方案从年度分解到半年。

  根据环保部监测数据,近几年京津冀及周边空气质量总体虽呈持续改善趋势,但秋冬季空气质量改善效果不显著。特别是2016年秋冬季以来,区域先后多次发生重污染天气过程,影响范围大、污染程度重、持续时间长,也大幅抵消了前期改善成果。

  受2017年1、2月份重污染天气影响,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上半年PM2.5平均浓度同比增长5.4%,是2013年以来首次出现不降反升的情况,太原、石家庄等城市甚至上升30%以上。这充分说明,能否完成2017年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关键在秋冬季,决战在重污染天气应对。

  方案由环保部会同发改委、财政部等10个部委和京津冀冀鲁豫6省(市)政府共同设计和推出,各个地市都量身定制了各自的目标和方案。例如,北京、天津、石家庄和太原等完成全年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压力较大的直辖市或省会城市,今冬明春采暖季PM2.5平均浓度改善目标最严格,要求同比下降比例为25%;对于传输通道其他城市,也设定了22%、18%、15%和10%不同档次的PM2.5改善目标。量化目标到了市,任务具体到了区县、乡镇。

资料图资料图

  据了解,济南市2017年10月-2018年3月城市空气质量改善目标为,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比例18%,重污染天数同比下降比例15%。今年1-7月,济南排在全国74个城市倒数第10名。今年1-3月的排名,则没有进入垫底后十名榜单。

  空气排名不降反升?问责市委书记

  目标制定了,关键是,如何实现?

  方案要求,今年10月底前,“2+26”城市所有327个区县全部建成包含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PM2.5、一氧化碳(CO)、臭氧(O3)六项参数在内的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点,并要实时对外发布信息,监测权全部上收到省级环境监测部门。

  在量化考核上,方案制定了相应问责机制。

  一种是“结果型”问责,根据大气环境治理改善目标完成情况进行排名。排名后三位且改善目标比例低于60%的问责副市长,低于30%的问责市长,不降反升的问责市委书记。

  另一种问责是“任务型”问责。

  第一种是未按要求完成交办问题整改的,发现2个、4个、6个问题的将分别问责副县(区)长、县(区)长、县(区)委书记;第二种是通过强化督查或巡查再发现有新问题的,发现5个、10个、15个问题的将分别问责副县(区)长、县(区)长、县(区)委书记。地市级层面,行政区域内被问责的县(区)达到2个、3个、4个的将分别问责副市长、市长、市委书记。

  可以想见,这股席卷各地的“环保风暴”将越刮越烈,环保督察更加“刮骨疗毒”。环保部环境监察局局长田为勇表示,相较此前的督查,今年秋冬季攻坚行动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现在已经调集了5600人在前方督查,目前正在抽调一批监测人员,马上“上前方”,抽测大企业排放是否超标。此外,还要抽调一批“特别工作组”,针对重点地区进行重点突击。

  不仅是执法力度加大,与去年相比,28座城市今年秋冬季的减排任务也成倍提高。

资料图资料图

  根据方案,“散乱污”企业是重点整治对象之一。涉大气污染物排放列入淘汰类的,一律于9月底前依法依规关停取缔,做到“两断三清”,即断水、断电、清除原料、清除产品、清除设备,实行挂账销号,坚决杜绝已取缔“散乱污”企业异地转移和死灰复燃。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继续开展拉网式全面排查,今年10月1日起,凡存在瞒报漏报涉大气污染物排放“散乱污”企业集群的,纳入环保督察问责。“凡被环保核查达不到要求的,本着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并对违法企业依法顶格处罚。”方案里如此规定。

  有效数据传输率达不到90%或1个月内行政区域多家企业超标排放的地区,实行挂牌督办,跟踪整改销号。

  整改治理,都需要资金投入。对济南来说,半个月前,也是从北京传来的一个消息总算是考核重压之下的强心剂:

  在财政部、住建部、环保部、国家能源局等四部委推出“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城市”竞争性评审工作中,济南最终在全国“2+26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中,以第三名的成绩成功入围。这意味着,济南将拿到每年7亿元、3年共计21亿元的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支持。这21亿元将专款用于清洁取暖。

上图为老式燃煤锅炉上图为老式燃煤锅炉

  在三年内,济南要完成清洁取暖改造面积1.53亿平方米,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2110.5万平方米,减少取暖煤炭消费量187万吨,实现全市100%清洁取暖,实现100%散煤清零。这对于改善济南秋冬季的空气质量,势必是直接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