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二,记者走进山东省招远市城南郭家埠村的一片大棚基地,实地采访了芽菜大棚的主人徐晓雷,听他讲述如何不等不靠、立下脱贫志、撸起袖子干、走上致富路的故事。
不用土不施肥不打药,芽菜“种”在盘子里
屋外,大雪纷飞,塑料大棚内,却是春意盎然。一排排芽菜,就像一排排统一着装等待检阅的士兵,阵容齐整,翠绿一片,长势喜人。咦,这芽菜怎么种在大盘子上?凑近了一看,记者才发现,用“种”在盘子上这样的表述并不准确,因为这盘子里根本没有土。“这棚里所有的芽菜,不管是豌豆苗、萝卜苗,还是香椿苗,都是把种子放在塑料盘子里,每天定时洒清水,保持适宜的温度,大致5-7天就可以收割,”徐晓雷告诉记者,“这当中不用任何化肥农药,完全是靠种子自身的力量生长。”
芽菜,也叫芽苗菜,是各种谷类、豆类、树类的种子,通过播种、洒水等一系列特定过程进行培育出的可以直接食用的绿色蔬菜,因其生长旺盛,就算是连根切断,也会继续生长,所以也被称为活体蔬菜。
芽苗菜是碱性食品,食用后可以中和体内多余的酸,达到酸碱平衡,是健康食品。徐晓雷向记者介绍,以豆芽为例,西方称豆芽是中国食品的四大发明之一。豆芽营养价值高,生长周期短,所含的热量却很低,每100g的豆芽只含有16卡的热量,而水分和纤维素很高,长期食用,可以起到减肥效果。市场上黄豆芽、绿豆芽等芽苗菜比较常见,后来逐渐开发出黑豆芽、豌豆芽、蚕豆芽等。
不等不靠自主创业,盼扶贫政策能普惠
目前,徐晓雷的事业还刚刚起步,种植技术也在摸索阶段,只有一个大棚,即使按照立体种植的算法,也只有一亩左右的种植面积,刨去费用,年纯收入已经能到4万以上,基本实现脱贫。
徐晓雷告诉记者,种芽菜非常辛苦,早上2、3点起床割菜,5点赶到农贸市场,6点钟回到大棚升棚,一天撒3-4次水,傍晚5、6点钟降棚,播种、销售一肩挑,一年365天,天天如此。谈起这几年的创业经历,这位身高一米八,每天起早贪黑的汉子竟然有些哽咽。三年前,在企业打工的徐晓雷辞职,选择了创业。徐晓雷先是接手了一位朋友的芽菜摊子,整天泡在大棚里,研究培育方法,还要天天跑市场,解决销售问题。芽菜种植成本较高,销售价格也较高,一开始销路并不好。经过努力,现在,徐晓雷不但打开了销路,还在村里成立了众悦果蔬种植农业专业合作社,希望能够带领大家共同把生产规模做上去,走上富裕路。
这几天,山东省农业厅正在组织“全省农村创业创新项目创意大赛”,徐晓雷对此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这几年,徐晓雷摸爬滚打,仅仅限于小打小闹,温饱已有余,规模化生产和销售却颇有难度。在招远,芽菜种植只有一家,优势是没有竞争,但这种特色农业生产项目却因为生产成本高、产量低,一粒种子只能产出一根芽菜,单打独斗难以上规模,也缺少相应的技术对接、培训辅导和金融扶持。
谈到明年的打算,徐晓雷说,希望更多的像他一样的创业者能够在创业初期也能得到政府扶贫政策的普惠。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