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七旬的老济南崔兆森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博物馆,里面有他家三代人的档案、写了46年的日记、保存的四千多本杂志,还有他从幼时开始见过用过的老家什等物品。这些寻常的老物件或许并不值钱,但对于崔兆森等生活在那个年代的人来说,都是宝贵的生活记忆,也是一座城市的记忆。
口述人:济南齐泉博物馆崔兆森
消失的“里份”文化如今只剩地名了
过去济南城里有“九街十八巷七十二胡同”,我住的商埠区这边则有很多济南话所说的“里份”(据《济南方言词典》),南方称之为里弄,一般打通的叫路,不通的叫里份。我现在所在的春元里小区往南往北各150米,就有十三个里份,而且它们的名字都非常有文化,有着吉祥美好的寓意。经六路纬五路的三个里份由北向南是积德里、福德里、筼德里,经七纬五路口由东向西的里份有三思里、振兴园、进德里、泰合里、纯德里、群贤里,经六路小纬六路路口向东是历然里、蕴德里、晋阳里、春元里。
我小时候就在小纬六路上学,所以对这些里份很熟悉,现在这些里份全消失了,连地名志上都没有记录,春元里也只是留下一个名字而已,其他的只活在老一辈人的记忆中。毕竟每个里份只有五六户,太小了,我在寻找我家周围的里份时也费了很大力气,买了很多书,问了很多老人打听这些名字,但凡问到了就赶快记录下来,在此也呼吁更多曾生活在济南里份中的人记下来,告诉后人这段历史。
我在我们家三代人生活过的小纬六路南街60号生活了40多年,那里如今也已经消失了,我还特意保存着当时的大门板和门牌。过去济南的平民家庭都是住平房,真正开始建楼房是(上世纪)60年代,那时的楼房用的是砖混结构,最多只能建到六层楼,一般都是三四层那么高。1964年还出现了一种叫“圈梁”的建筑方式,指的是盖房子到第二层时,先建一个钢筋水泥的圈,上面的承重就会压到水泥上,减轻了下层的负担,如此一来就不止修到六层了。
以前房屋里面的屋梁最多三米长,这也决定了我们的房屋结构只有3米多的进深,所以家家户户都形成相仿的屋内格局。我还保留着过去家中正房的一套家具,除了桌椅,灯绳、拉线、开关都是原来用过的。有中堂,两边是对联,桌上放一个座钟,寓意“终生平安”,左右侧是东瓶西镜,用来祈求生活平静,还有帽筒,过去是做官的放官帽的地方,后来平民家用来放鸡毛掸子、拂尘等家什。
自办的博物馆里
收藏了14500件物品
我的博物馆中收藏了14500件物品,其中有很多曾经使用过的老家什,它们都代表着一种勤俭持家的美德。例如我们家所有瓶瓶罐罐上都有锔子,而且是便宜的铁锔子,这是因为饭碗坏了不舍得扔。我母亲的针线簸箩里除了常见的针头线脑,比较特殊的东西是袜板,是专门做袜子用的。
以前的袜子都是布做的,1952年以后才开始卖针织袜。老百姓买回线袜后,为了更加结实,就把袜底剪掉,缝上两层布,所以说我们以前穿的袜子都和鞋一样是带底的。直到1979年我到上海出差,看到那里市面上卖3块多一双的尼龙袜,我一下子买了十双带回来给母亲,她第一次见到这种不用缝袜底的袜子,特别高兴,但直到去世也没舍得穿。以前的孩子多,母亲点灯熬夜给我们纳鞋底、做鞋帮,很是辛苦。她去世后,我还在她的墓碑上刻下了四个字“善良简朴”。
我收藏了很多常见的生活物品,暖水瓶、煤油灯、脸盆等,它们都是对我生活的那个年代的生动记录。我母亲的梳妆盒里有一把篦子,以前的人们用篦子梳头是因为头上会长虱子,这是长久不洗澡、洗头导致的。不是懒得洗,而是没这样的条件。夏天每天跑出一身汗来,回到家只能拿一把大壶兑上凉热水,打上肥皂冲一冲身上,这就算很好的待遇了。像我们这样的孩子,快过年时家里大人发张理发票或洗澡票,才有机会好好梳洗一番,一年只有春节这一次机会。
济南曾经有好几家有名的澡堂,例如铭新池、浴德池,离我家最近的是新生池,一毛八分钱可洗淋浴,二毛二分可以洗澡堂。我家到1975年底才装上水管,我从十三岁开始就给家里挑水。在1958年之前还得买水吃,街上有人拉着汽油桶,一担水2分钱,即便这样有的人家也舍不得买,哪舍得用来洗澡呢。
十多个老电影院
门前天天排队
曾经有段时间,看电影在平民百姓中是最有意义的业余生活了。那时济南的电影院也是非常多的,1956年工商业改造时一下子盖了三座新电影院,分别是纬十二路的明星电影院,天桥北头的光明电影院和人民商场东边的中国电影院。它们的建筑都很华丽,从现存的明星电影院中也可以看出来。此外济南还有大观、职工、军人、和平、中苏友好电影院。虽然有十多个电影院,也是天天排队抢购电影票。
在每月上映一部电影的同时,我爱看的《大众电影》杂志也是每月一期。我收藏了20种杂志,其中年限最长的就是《大众电影》,从1950年创刊到2015年共66年918期,其他的还有《集邮》《中国摄影》《人物》等等,都是全套的,共4436本。它们生动记录了建国以来社会发生的变化。
过去老百姓没有电视、电脑,获取知识除了通过上学,就是靠报纸和杂志。我们这代人主要靠报纸杂志来了解外面的世界,所以我觉得收藏杂志就是收藏各年代的文化知识。我收藏的《大众电影》目前在国内是唯一完整的一套。这套杂志的收藏之路非常不易,2003年我才千方百计买到了创刊号,圆了我的《大众电影》收藏梦。就这么一本薄薄的杂志价格要到2700元,但我并不心疼。
2002年央视主持人崔永元办了《电影传奇》节目,想寻找一些早期的电影资料,没想到去了《大众电影》杂志社,人家却说他们也收藏不全了,但知道中国东北和山东有人有,东北是一位刘先生收藏了45年的《大众电影》,山东就是我。他们联系了我,先是问我卖不卖,我当然不会卖,他们就想租,我问清了对方要做电影节目的用意,决定无偿借出去,崔永元听说后还夸我们山东人“真仗义”。第二天我就把这些杂志装了五个大纸箱,带去了北京。
比起书本上的文字资料,我收藏的这些东西见证了人们生活的深刻变化,而且能启示大家珍惜每一天的生活。如今我年事已高,对于我的博物馆和这些物品的前景也感到很困惑,最大的愿望就是找到一个合作伙伴,能有一个空间展示我的物品,并对公众开放,发挥这些藏品的社会效用。(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于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