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济南市召开全市大气污染及交通拥堵治理大会,分别出台防治大气污染和治理交通拥堵的十项措施,力求解决济南的两大顽疾。

  明年全市生活燃煤清洁化

  济南提出要确保到2017年年底,实现全市环境空气质量比2013年改善35%,重污染天气大幅减少。

  加大扬尘防治。对主次道路采取高压清洗或湿扫车保洁,全天清扫不少于5次,洒水不少于5次,极端天气加次数,其中夜间冲刷作业全覆盖。城市主次干道绿化带、景观树木及人行道每半月冲洗1次。遇雾霾、重污染等特殊天气,增加机扫和高压清洗频次,延长保洁时间。

  推进重点工业企业搬迁改造。按时完成山钢集团济南分公司产能调整济南组各项工作。督促济南庚辰铸造材料有限公司加快异地搬迁项目建设,2017年底前完成搬迁任务。督促蓝星石油济南分公司确定搬迁方案,确保2017年年底全面停产。

  积极推广清洁能源。加大对济南市天然气供应量,优先用于保障民生的居民用气和冬季供暖。力争2017年年底前济南市重点镇均接通天然气。针对清洁化民用生活燃煤,2017年在全市范围内推广使用。

  济南还将“全面治理油烟和烧烤污染”,其中,露天烧烤于2017年5月底完成划定禁止烧烤区域,并向社会公布。济南将依法实施露天烧烤整顿、取缔工作。

  县(市)区气质连续俩月垫底 主责人将被约谈

  济南将推进监管重心下移、力量下沉,逐步建立起责任到人、监管到位、执法规范、高效运转的环境保护监管网络。形成市、县(市)区、镇(街道)、村(社区)四级网格监督网络,以镇(街道)为格,以县(市)区为网,实施辖区环境监管。落实四级网格监管人员,每个镇(街道)设1名专职环境监管人员,每个村设1名网格员,每个社区设2―3名网格员,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巡查监管,并完善网格化环境监管巡查、报告、处置、沟通、督查机制。

  完善国控环境空气质量在线监测数据平台和全市重点工业污染源(包括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在线监测数据平台。实施污染源实时监测,充分运用科技手段加大污染源管控力度。

  济南对问责办法也作了明确规定。实施大气污染防治24小时巡查监督,切实增强巡查监督的权威性、公众性、持久性和时效性。对各县(市)区政府和市相关部门单位实施督查,实行每旬一调度、每月一通报、每季一评价,每半年一次综合评价,年终实施年度评价。每半年进行一次考核,年终实施年度工作考核,经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指挥部同意后将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开。对各县(市)区政府每月的环境空气质量情况进行排名并在媒体公布,连续2个月排名末位的,按规定约谈其主要负责人。

  “十大措施”治理交通拥堵

  治堵十大条分别是:交通勤务改革、调控交通流量、坚持公交优先、保障慢行交通、强化停车管理、整治违法车辆、优化路网结构、加强施工管理、强化交通宣传、加强顶层设计。十大条又细分为39项具体措施。

  推进交通勤务改革。健全早、中、晚等高峰时段交通警察大队、中队、民警三级交通疏导机制。完善以定点疏导为主、巡逻管控为辅、摩托车快速机动为补充的高峰时段勤务管理模式。

  调控交通流量。鼓励错时错峰出行,2016年提出错时上下班、错时上学和放学方案,向社会征求意见、组织论证和逐步实施。在有条件的初高中推行寄宿制,进一步减少交通流量。实施交通信号智能化工程,按照高峰缓堵、平峰畅通和控制入市车辆、疏散出市车辆原则进行信号系统建设。

  保障公交优先。2017年重点围绕龙奥、唐冶、西客站等区域,新开、优化公交线路不少于10条。开通济齐路—纬十二路—阳光新路BRT线路。推广使用公交和公共自行车一卡通,合理布局公共自行车点位和数量,解决公交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

  推进“慢生活街区”建设。深入推进护城河“慢生活街区”建设并在全市推广,在商贸繁华区域探索建立“慢生活街区”,实施小汽车区域性限行、限停。按照市区高于郊区、路面停车高于室内和停车场的原则,尽快实施差别化、多元化停车收费政策。

  此外,将继续实行优化路网结构、加强施工管理、强化交通宣传、加强顶层设计等措施。

  济南代市长王忠林:治霾治堵明确责任人,别想推诿敷衍

  推诿扯皮,是很多工作执行难的最大阻碍,在以往的雾霾拥堵治理行动中,虽明确牵头单位、配合单位,但因为各单位之间职责的交叉,难免出现谁都不管的状况。为此,本次济南在出台二十条措施的同时,还印发了各自的配档表,每一项任务都有具体责任人。同时,济南将在全市划定四级环境监管网格,明确各个区域责任,对大气污染问题进行监管。

  记者注意到,在《济南市治理交通拥堵十大措施配档表》和《济南市大气污染治理十大措施配档表》中,每一项大的措施都被分解成了若干的小措施。并且明确了项目的内容、细化的分工措施、完成时限、牵头单位、责任人,在治理交通拥堵十大措施配档表中,连分管领导及责任人的联系方式也一并注明。

  “制定这个表,就是为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减少推诿、扯皮,每个部门该干什么都直接砸在那里,敷衍塞责行不通。”济南市委副书记、代市长王忠林在会上点明了这两份配档表的作用。

  除了两份配档表,会上还印发了《济南市进一步完善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工作方案》,全市将被分成若干的网格,方便在第一时间发现污染大气环境的问题。

  具体来看,济南市本级为一级网格,各县区人民政府(含济南高新区、市南部山区管委会)为二级网格,各镇(街道)为三级网格,各村(社区)为四级网格,各级政府主要负责人为网格长。市环保局负责日常运行监管。各县区环保局、镇(街道)分别负责本级网格内环境监管的任务区分、运行、调度、协调和考核。市、县区、镇(街道)各相关部门要建立接收、转发环境监管信息、数据及预警的网络信息平台。

  每一级网格有明确分工,其中,二、三、四级网格监管员、网格员要对辖区内排污单位进行巡查,对乱排乱放、秸秆焚烧、扬尘、垃圾倾倒等可能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要及时发现和制止,并填写巡查台账。一级网格、二级网格涉及的相关部门责任人员要结合工作职责、任务对有关方面进行巡查,同时明确专人,填写巡查台账,上报同级网格化管理机构。

  据了解,网格机构建设将于22日开始,市、县区、镇(街道)分别设立环境保护网格化监管中心,并配备一定数量专职工作人员,具体负责网格化管理工作。每个村至少设1名网格员,每个社区至少设2名网格员。并且同步逐步建立完善网格化环境监管运行机制、考评奖惩办法等相应的配套制度文件,实现网格化环境监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常态化。

  如果网格的管理者没有尽到自己应尽的义务,将被严肃问责。各级网格在环境监管过程中,对年度考核不合格的进行约谈;在网格化环境监管中发现重大环境问题处置不当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严重社会影响的,对属地管理责任不落实、监管责任不到位的,对因环境问题群众反映强烈未能妥善解决的,将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错时上下班年内出方案

  相关负责人称仍在研究中

  今年年初,为有效缓解道路交通压力,解决早晚高峰交通拥堵,济南曾就错时上下班、上下学方案向市民征求意见。按照当时的初步计划,市区内小学上学为8:30—9:00,放学离校为15:50—17:00。同时,龙奥大厦办公的市直机关上、下班调整为9:30、17:30。

  年初曾引起社会广泛讨论

  当时征求意见稿出来后,在朋友圈、QQ群、论坛上的热度骤升,对这个错时上下班方案的出台,多数市民质疑其没有依据、不能缓解拥堵。最终有消息称,济南错时上下班方案初步敲定,最终敲定实施方案后将正式公布实施。

  此后济南错时上下班的最终实施方案一直没有被公布。从讨论之初至今,一年时间已过,该方案尚没有进展。学校和政府机关还延续着原来的作息时间。

  21日,在《济南市治理交通拥堵十大措施》中,再次提到了鼓励错时错峰出行。“在深入调研论证的基础上,2016年内研究提出错时上下班、错时上学和放学方案,并面向社会征求意见、组织论证和逐步落实。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强就近入学等措施,在有条件的初高中推行寄宿制,进一步减少交通流量。”

  记者就方案进展情况咨询了该方案的相关负责人,其表示目前该方案仍在研究中。“这是个系统的工程,需要大量的研究,会适时向社会公布。”

  对于错时上下学来说,据济南市20所学校的汇总数据,在两万份调查问卷中,关于是否同意错时上下学一项,共有12600人支持,占63%,另有7000人选择反对,占37%。

  与其“错时”,不如弹性上下班

  错时上下班确实是一个系统工程,因为其中涉及到各个利益主体的诉求都是不一样的,市民对于错时上下班也有不同的意见。

  “真要是这样的话,我们就没时间去学校接送孩子了。”有市民表示,现在上班时间和没调整的孩子上学时间基本在一个节奏上,拥堵不说,每天陪孩子上学的时间也没有了,说不定还要请人来送孩子上学。

  在记者采访中,不少市民建议,与其按规定“错时”,不如鼓励弹性上下班或者压缩工作日、调整休息日。“鼓励公司制定弹性工作制度,正常工作日每个时间段都有人在岗,这样错开上下班治堵的效果就比较好。”有市民坦言,公司都有打卡机器,部门制定弹性工作制度,只要能保证每天工作8小时,完成当天的工作任务就行。

  多城错峰上下班效果不一

  为了解决交通拥堵,国内不少城市都推行过错峰上下班制度。据报道,目前北京、重庆、杭州、石家庄、哈尔滨、长沙、南昌、成都、西安、银川、深圳、苏州等30多个城市已经相继推行错峰上下班制度。但从治堵效果来看,有的城市起到了一定的效果,有的城市拥堵情况并没有得到很大改善。

  2009年,宁波已经实施错峰上下班制度。就在实施的第一天,早高峰和晚高峰均实现了“削峰”。

  因为宁波市级机关事业单位在海曙区比较集中,每天早高峰时通过包括江厦桥、兴宁桥、琴桥在内的跨江桥梁从江东进入海曙的流量特别大,晚上反之,而在实施后,这一现象也不复存在了。

  但错峰出行也有不太成功的案例。2016年,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方便市民办事,长沙市党政机关从5月1日起,开始实行“朝九晚五”上下班制度。错峰上下班实行半个月后,长沙的许多的士、公交司机都表示,错峰上下班对于缓解交通并没有什么大的作用。

  长沙的士司机刘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朝九晚五后,长沙的堵车没有太大缓解。“上下班高峰期、中午小高峰、周末出城、周一上班高峰时,该堵的地方还是堵。”

  (综合大众日报、齐鲁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