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月的时间里,烟台芝罘区辖区有十多万人次检测艾滋病,数字庞大令人瞠目。男同性恋的危险性行为,让艾滋病患者的数量不断增加。

  12月1日,是一年一度的艾滋病日,记者想把采访到的有关艾滋病的“危险关系”和痛心事例分享出来,让更多人明白艾滋病就在身边,预防艾滋病应得到每个人的重视。

  □数字每天平均3-5个人检测艾滋

  这天正下着蒙蒙细雨,记者走进芝罘区艾滋病防控中心。每年艾滋病日来临前,这里总是要走一趟的,血液筛查室和艾滋病患者谈话间连接着一条走廊,一边产出冰冷的数据,一边述说追悔莫及的现实。

  十多万人次,这是今年前十个月芝罘区辖区内接受艾滋病检测的数据,比去年同期又高了许多,防艾科科长姜桂娥说,这个数据也反映出了社会对艾滋病的重视正在逐步加深。但艾滋病的患病情况却也在逐年加剧,男同性恋间的危险性行为成为致病的主因。“每天平均下来要接诊三五个”、“有的男同患者甚至一年会检测上三四次”。令人唏嘘的数字和发人深省的内容足以说明,危险性行为仍没有让每个人都引起重视,侥幸心理却加速了患“艾”的步伐。

  就在这次不长的采访中,仅在防艾中心一个监测点,记者就见到这样的场景:大门被一次次推开,不分职业、年龄、学历、相貌的他们走进来,叙述着拿药检测这样简单的几句话,社会赋予的铭牌在这里看不出痕迹,只有同样平淡的表情背后同样的病症,艾滋病人是他们共同的名称。

  □危险 “男同”话题沉重,患病男女20:1

  在艾滋病传播的三种途径中,由性传播感染艾滋病的比例是最高的。艾滋病患者中男性的比重远远高于女性,就今年芝罘区辖区患者性别比来看,男女比例占到了20:1,也就是说参与这20:1的人群就在我们身边。在这几年的调查采访中记者发现,艾滋病患者中女性几乎都是被丈夫感染患病,而男性绝大多数都因男同性恋危险性行为导致染病。

  “男同”患上艾滋病这个话题是沉重的,这意味着患者的其他“男伴”也可能进入艾滋病的噩梦中,而且并非一个人。通过芝罘区疾控防艾中心调查,男同艾滋病患者曾同时拥有3-5个性伴侣的现象已属“平常”,一旦一人确认,其他性伴侣都要进行检测。

  而就艾滋病自身来说,目前仍处于无法治愈的状态,艾滋病的可怕之处在于它会出现所有听说过的、未听说过的疾病并发症。通俗来说,也就是人体从头到脚均有可能因艾滋病引发重大疾病导致死亡。由于艾滋病的存在,很有可能出现年纪轻轻突然双目失明或正常人突然患上痴呆等突发性异常病症。

  □痛心

  孤寡老人缺乏关爱加入艾滋病行列

  我们对艾滋病的认识、关注仍然不够,统计数据背后是人们不愿承认的现实。目前,由男男危险性行为传染上艾滋病的人群,年龄也不再只停留在青壮年,小到十几岁大到七八十各年龄层均有患者,这种无规律分布也从侧面向世人敲响警钟,应该让每个人都学习认识艾滋病,学习如何保护自己,保护家人。

  单从老人患上艾滋病的例子,今年就有好几个,在用世俗眼光来看待这件事之前,也该听听这其中令人痛心的隐情。年过六旬的老人在接受手术前查出了身染艾滋,残酷的事实摆上台面,芝罘区疾控防艾中心的医护人员开始追踪老人感染艾滋的根源,最终老人吐露实情,由于独身常年缺少陪伴,他在郊区与其余4名老人合住在一起,发生了男同的危险性行为,最终患上艾滋病。当其余几名老人来到防艾中心检测后,又有一人被确认患上艾滋病。

  近几年内孤寡老人患上艾滋的事例在增多,老人最终走上了这条畸形路的原因就是“缺乏关爱”,花甲老人患上艾滋病的例子从多年前的“无”到现在的“有”,也许该引发社会的深度思考。

  记者手记

  采访艾滋病也有几年了,每次走进防艾中心总觉得心里一沉,很多问题想问却又害怕听到更多无法挽回的事例。对艾滋病了解得越多,恐艾的情绪也就越重。每次采访完艾滋病的专题,总会有那么一两个月的过度“担心”挥散不去:修眉的时候担心眉刀感染艾滋病,剪发的时候担心剪刀带病毒,身上出了伤口又担心正好碰上艾滋病患者……身边的人也总是嘲笑我的这种想法,不少朋友称我得了职业病。当我把这些想法告诉防艾中心科长姜桂娥时,她纠正我:恐艾情绪的产生是由于对艾滋病的了解不够,艾滋病并不是那么“容易”得的,病毒需要一定的温度和环境才能存活,人们在正常生活中感染的几率并不大,大多数都是由于男男同性的危险性行为导致的。

  好容易解决了内心的波澜,我又忍不住猜想,这么令人担心的病种,为什么还会有人铤而走险,通过危险性行为感染?那些正“走在悬崖边上”的人、一年检测三四次的人到底是怎么想的?可毕竟,我们不是他们,无法感知这类人群的内心世界。能做的只有把这些事实写出来,说出来,让更多的人了解,让将来不再有悲痛欲绝的母亲,不再有寻死觅活的家人,也不再有那些因不了解、因好奇所延误的“终生”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