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11月28日讯(记者 郝爱印)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今天举行新闻发布会,山东省国资委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时民在今天的发布会上介绍介绍国资国企改革成果、省管企业党建工作情况时介绍说,山东国企改革效果明显,今年1—10月,山东省管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186亿,实现利润154亿元,资产总额达到1758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77%、14.6%和22.18%。利润总额今年以来首次实现两位数增长。
山东省企多高管自愿摘掉“官帽”职业经理人制度建立
山东省国资委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时民介绍说,山东国企公司治理框架基本搭建完成,党委会基本实现了与公司治理的有机融入,董事会运转更加规范,监事会作用得到有效发挥,高管人员契约化管理全面深入推进,制约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体制性难题得以根本解决。
“省属国企涉及身份转换的64名高管人员有60名自愿摘掉“官帽”,职业经理人制度建立迈出关键一步。各企业积极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契约化管理模式,并逐级向权属企业延伸。山东高速、齐鲁交通、交运集团、上海齐鲁等企业均在权属企业开展了市场化选聘高管人员试点。”时民在发布会上介绍说。
市场化经营机制进一步完善 精简管理层激发企业活力
时民介绍说,山东国企改革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首批混改试点企业已全部制定方案。交运集团采取“存量+增量”改革模式,解决了一系列操作难题,促进了改革顺利进行。省国资委起草了员工持股试点实施细则,经批复同意后将尽快实施。国惠改革发展母基金已完成组建,子基金募集资金突破100亿元,两支子基金进入实质性运作阶段。积极推进具备条件的企业实施整体上市,山东高速、黄金集团等6户企业近100亿元主业资产注入上市公司。
时民介绍说,山东国企内部改革不断深化,省国资委提出“省管企业到2018年将管理层级原则上压缩到三级以内、法人单位减少20%以上”。多家企业大幅压缩了职能部门和管理人员,并完善激励方式,统计数据显示,改革激发了企业活力,企业效益得到大幅提升。
结构性改革攻坚战成效显著 推动钢铁煤炭企业解危脱困
时民介绍说,目前济钢产能调整和山钢集团转型发展、山东能源肥矿集团改革重组这两大硬任务取得重要进展,省属钢铁煤炭企业今年列入化解过剩产能的任务提前完成。 “僵尸企业”处置和亏损企业治理初见成效,省国资委制定了三年处置321户“僵尸企业”的计划,列入今年计划的125户目前已完成84户。列入重点督办的105户企业预计今年减亏60亿元。国有划拨土地作价注资等政策正加快落地,仅此一项预计将为省管企业增加资本金402亿元,直接降低总体资产负债率近2个百分点。
为促使省属企业瘦身健体、轻装上阵,山东省国资委研究制订了《进一步解决省属企业办社会职能和历史遗留问题工作方案》和《山东省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方案》。目前,包括中央驻鲁企业在内,我省国有企业“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已经全面启动,计划2018年底全面完成分离移交任务。
以管资本为主的监管模式基本建立
时民在发布会上介绍说,此次山东国企改革,股东议事机制、国资监管方式等机制日趋完善,解决了一批企业“看不见”“不愿改”的问题,促进了企业管理水平和发展质量提升,有效激发了企业活力。
构筑全方位利益冲突“防火墙” 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不断加强
时民介绍,山东国企通过搭建立体式财务监督体系,构筑了全方位的利益冲突“防火墙”,省管企业财务管理的规范化程度和财务信息质量明显提升,通过制定审计中介机构执业质量评价标准,建立“黑名单”制度,有效促进了中介机构公正履职。企业内部审计进一步强化。与此同时,创新实施的建立回避制度、加强关联交易和招投标监管、推行职工民主评价等一系列举措,使利益输送这一国企顽症痼疾得到有效遏制。
山东省国资委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时民介绍说,新一轮国企改革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国企党建工作,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加强企业党建作为深化国企改革的前置和先决条件,及时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安排部署重点任务,坚定不移地抓好国企党建各项工作。省国资委和各省属企业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通过修订企业章程将党建工作总体要求纳入其中,明确了党组织在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理顺了企业党组织与其他治理主体的权责边界,积极探索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狠抓党风廉洁建设,各项均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时民在发布会上表示,当前省属企业改革总体上已进入“制度体系完善期、推进落实深化期、重点领域攻坚期、红利释放加速期”,下一步山东省国资委将更加注重纵深推进、精准发力,尽快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努力把我省国企改革先发优势转化为企业竞争优势,为全省经济转型打造新引擎,为全省社会发展带来新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