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15:00左右,草山岭旁一工地上,火场救人的4位“蜘蛛人”已恢复正常工作,正悬空在34层高楼做外墙打着胶。当天中午,两位被救者及家人先后找到工地,表达谢意。被救男孩的父亲要拿钱给他们,被婉言谢绝。突然出名,他们很不适应,希望尽快恢复平静的生活,“每天工资是一定的,这两天工作量没完成挺对不住老板的。”朱德贵说。
面对各方的齐声赞扬,他们也都平静以待。来济务工,他们都有一个明确又务实的目标——让家人和孩子能过上更好的生活。
借款3万买车就为经常回家看看
16:30左右,李世增背着绳索和木板跟其他几人从工地走出,走到红色面包车前,将工作装备放到后备箱中。他穿着黑色皮夹克、黑裤子和黑皮鞋,腰上挂着腰包,收拾完便站在车旁等娄长民。
李世增老家在商河,来济打工已6年,起初做过保安、开过大车,也跟妻子一起干过室内家政。目前夫妻二人在济南租房住,3岁半的儿子在老家由家里老人照看。
今年5月份,李世增跟亲戚借了3万元买了一辆面包车,“商河离市区不远,有车能经常回家看孩子,照顾家里老人也方便,需要自带工具上工时,用车带也方便”,在此之前,李世增的交通工具就是一辆花400元买的二手助力车,不需要带工具干活时,他也会骑助力车。
对于未来,李世增表示走一步看一步,“毕竟这里的教育水平比村里好,能留下最好,努力在这儿有个落脚之地吧”。
最幸福的是带着老婆孩子在大明湖散步
结束一天工作的朱德贵背着自己用的绳索、木板和桶走出工地,站在工地外等工友收拾工具。他身穿深蓝色棉服,同色裤子和白球鞋,双手插在口袋里取暖,看到记者没戴手套,叮嘱说:“这么冷的天,你们得带个手套出来。”
当晚妻子得知他救人的消息后,虽然十分支持他救人,但因为担心他的安全也不免埋怨几句,“她把我熊了一顿”,回忆起与妻子的对话,朱德贵憨憨地笑了。
4人中,朱德贵年纪最小、入行最晚。朱德贵是济宁人,一家三口在济南租房住,妻子在家带孩子,6岁的儿子明年就要上小学了,“明年打算先让孩子回老家上小学”。
“家里就几亩地,干这行一天能挣350元,还是希望能多攒些钱,尽量给孩子和家人提供更好的条件”,说起家人朱德贵一脸幸福。
他一般工作回到家大概7点左右,晚饭后,朱德贵会和妻子带着儿子一起到大明湖散步。在他看来,这就是他一天当中最幸福的时刻。
说起自己的职业,不善言谈的朱德贵有着自己的规划,“现在这个工作就是吃青春饭,顶多干到45岁,不能完全指望这个”,对于未来,他想得很清楚——攒钱买车揽活,“这工作有一些外延可以做,不只是外墙清洗,高空安装空调、太阳能也可以”。
辛苦只为攒钱养家,外面再好不如家
刘春明老家在济阳,曾经当过兵,26日救人时,他在楼下指挥。据了解,刘春明有两个儿子,大儿子10岁,小儿子6岁,两个孩子都跟着老婆在老家济阳,为了工作方便,自己在市区里租房住。
“我媳妇没有工作,两个孩子看起来很费劲的,家里老人也要麻烦她照顾。”刘春明说,自己的父亲早年去世了,家中只有一位老母,“老太太身体还硬朗。”因为高层外墙清洁工作时间自由,一有空他就回家,“昨天刚在老家回来,就赶上救人”。
寒风伴着暮色而来,吹得人直打哆嗦,他下意识的用手去摸左腿的膝盖,一旁的工友看到,劝他天这么冷别骑车了,会得关节炎。他笑了笑,“骑车都带护膝的,还穿了保暖裤,不过最近真是太冷了,这腿吹得还是疼,看看能不能攒钱买辆车。”话说出口,他又自己摇摇头,“最近这工程都不景气,还得养家,还是攒着吧。”他说,等在外面赚够了钱,他就回济阳老家。“家里人都在那里,外面再好还是比不过自己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