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至5月,济南市审计局对济南市劳动就业办公室(以下简称市就业办)2012年度至2014年度就业资金管理使用及绩效情况进行了审计调查,近日公布了审计结果。

  对培训机构监管不到位

  2012年度至2014年度,济南市可使用的就业资金规模分别为25440.34万、21905.72万、20214.54万,2012年度至2014年度济南市实际支出就业资金分别为22135.30万、21986.80万、25461.15万。

  审计发现,济南市就业办对就业培训机构认定随意,监管乏力,培训效果不明显,致使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低。培训机构认定未严格履行招投标程序,存在一定的随意性,致使不具备培训条件的机构也能成为定点培训机构。监管不到位,致使培训机构违规转包培训业务,转包金额724588元。

  2075人违规领千万补贴

  审计还发现,济南市就业办把关审核未采用大数据对比,造成2075名涉嫌不符合条件的人员,领取补贴资金10330362.91元。

  其中,未对享受就业困难公益性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人员的低保、残疾信息进行核查,造成涉嫌341名不符合条件人员领取补贴1904711元。

  对此,济南市就业办经查实,截至2015年6月底,有241人因退休、实现就业、享受政策期满等原因已陆续退出,不再核查;正在享受补贴的100人中,有56人符合其它就业困难人员类别援助条件,继续享受补贴;有44人通过数据核对与当时提供的证件信息不符,现已停止发放补贴。

  未对享受社会保险补贴人员进行工商登记信息核查,造成1625名不符合条件人员领取补贴8108371元。对此,济南市就业办经查实,截至2015年6月底,有837人因退休、实现就业、享受政策期满等原因退出,不再核查;正在享受补贴的788人中,有362人办理工商注销登记,符合就业困难援助政策,继续享受补贴;有426人通过数据核对,发现其办理了个体工商登记,现已停止发放补贴。

  另外,违规向不符合就业困难人员公益性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规定领取年龄的人员,发放补贴215436元,涉及人员29人。经查实,涉及的29人中11人符合当时政策条件,其余18人为保障市“六城联创”工作,经济南市就业办同意办理招用,由于上述人员已于2013年6月底前全部退出,不再核查。

  违规对不符合法定劳动年龄范围人员72人进行就业培训,涉及补贴资金59540元。经查实,72名参加培训人员中23名未拨款,已在劳动99系统中直接删除个人参训信息;49名拨款的,培训补贴已全部追回并退到支出账户。

  违规为8名本人或其配偶名下有商业贷款的人员办理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贴息资金42304.91元。审计期间发现该问题后,市就业办立即给各区县下发通知,要求严格执行《关于加强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资金管理的通知》规定,加强与经办银行协作,加大审核力度,暂时停止有商业贷款记录的人员享受小额担保贷款政策。

  审计发现济南市就业办曾虚假出资140万

  2015年3月至4月,济南市审计局对济南市劳动就业办公室2014年度预算执行及其他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近日公布审计结果。

  审计发现,济南市就业办未按要求完成结余结转资金压减目标。两年以上项目结余结转资金29871196.40元,未按规定上交财政统筹安排。部分项目资金支出预算编制不细化,造成项目资金使用效益不高。

  另外,审计发现济南市就业办虚假出资济南双维人才服务中心1400000元。对审计指出的上述问题,济南市就业办已责成济南双维人才服务中心进行减资,济南双维人才服务中心于2015年7月10日完成减资工作,将注册资金200万元减至60万元。

  同时,济南市就业办违规出借1辆公务用车,借用下属单位2辆车辆。对此,济南市就业办解释,从2013年3月起,已决定对本单位和下属单位车辆及费用分别管理使用,并于当年的4月份开始实施,因为两家在同一定点维修单位维修,由于工作疏忽,维修费结账时,没有细分,造成下属单位2辆车的维修费用与就业办车辆维修费用一并结算。

  济南市就业办对车辆维修费用未分开结算已进行了整改,严格分清车辆归属,指定相关处室各自车辆各自使用并维修,结算时严格审核,避免此问题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