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辈仍习惯封红包
毛笔写下祝福语
虽然网络转账方便,但通过这种方式给新人交“份子钱”,让王兵觉得多少有些别扭。”尤其是点“收钱”的时候,总觉得自己结婚就是为了别人给钱,少了一点“祝福”,多了一些“功利”。
王兵发现,通过网络转账方式随礼的,基本上是同龄人或者更年轻的朋友同事,而长辈或“80前”还是通过现金,或者让其他人代捎现金过去,有的还特意用红包封好,写上祝福,请朋友转交过去。
张星就收到了别人代捎的长辈的红包,上面工整地用毛笔写着祝福语,张星和小丽看到后,感到非常暖心。
刘永波说,虽然网络转“份子钱”的方式越来越流行,但是红包的民俗不会因此被代替。“尤其是长辈对晚辈,红包仍然是必不可少的。”刘永波说,比如孩子改口叫“父母”,父母掏出手机转支付宝,这合适吗?“民俗中夹杂的祝福和内涵,不会被科技所取代。”
比起随“份子”的方式,张星更看重的是祝福本身。“比如有位朋友给我随份子钱,一千块分了五次红包发,每个红包都有一条祝福语,我们看了以后也非常感动。其实给不给份子钱是次要的,只要来到我们的婚礼,给我们祝福,就已经非常满足了。”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人物皆为化名)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陈玮 周国芳)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更多精彩内容,请搜索关注微信号sina_shandong,在这里,看见山东。

查看评论(0)网友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