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推动千万农民“进城” 保留农村籍大中专学生征地收益权

  山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厅长王玉志日前在接受山东省政府网网谈时表示,到2020年,全省实现1000万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700万城中村、城边村原有居民完全市民化。

  上月底,山东省出台了《山东省设立新的中小城市试点方案》,旨在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充分发挥中小城市在扩大内需、吸纳农业转移人口、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等方面的作用。

  这个“试点方案”提出,山东将从城区人口50-100万的12个中等城市中,选取5个城市进行试点,到2020年培育成为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

  从城区人口20-50万的39个Ⅰ型小城市中,选取10个县(市)进行试点,到2020年培育成为50万人口以上的中等城市;从城区人口20万以下的43个Ⅱ型小城市中,选取15个县(市)进行试点,到2020年培育成为20万人以上的Ⅰ型小城市;

  选择部分非农就业达到75%的镇,培育设立10个以上镇区人口超过10万人,地方财政收入超过10亿元的新生小城市;培育30个以上镇区人口超过5万人,地方财政收入超过5亿元的重点示范镇,进行小城市试点。

  这个庞大的城市扩容计划亟需农民来填充。

  但要想让农民进城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儿。前段时间,山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会同有关部门,对该省农业转移人口的进城意愿、制约因素和城乡生活成本差距等关键问题,作了大量调研并进行深入分析,发现主要有6方面的因素制约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

  一是农民工在城镇就业稳定性差、收入水平低。2015年,山东省外出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比例仅为41.9%, 50%以上外出农民工处于临时就业状态;再加上全省外出农民工月平均工资偏低,缴纳职工养老保险、职工医疗保险 、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的比例均在30%以下,直接影响其进城落户的意愿与能力。

  二是城市房价贵、生活成本高。目前城市房价普遍较高,据调查,仅有17%的农民工有能力在城镇自购住房,超过一半的调查对象认为城市房价高、生活成本高。

  三是农民担心失去“三权”权益、不再享受支农惠农优惠政策。农民普遍担心因户籍变化而丢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认为把户籍留在农村,“三权”会更稳妥、更保险。

  四是户籍政策落实不到位,农民落户城镇仍存障碍,部分户籍政策基层执行难或难执行,居住证制度客观上降低了迁移户口的必要性。

  五是城镇公共资源配置严重滞后。中小学大班额问题突出,医疗资源缺优欠量,养老服务设施普遍不足,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六是城镇化布局形态不尽合理,中心城市首位度不够高、辐射带动作用不够强,小城镇产业基础弱,城镇基础设施欠账多,标准低、配套差,人口承载能力、服务能力不强。

  在过去,很多农村籍学生考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获得一个城市户籍,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就可以将农村户口转为城镇户口。现在这种情况已经不存在,农村籍学生宁愿选择继续保留农业户籍。

  这次,山东提出,要把农村大中专毕业生、新生代农民工和适龄未婚青年等作为城镇落户重点。

  王玉志介绍说,山东将顺应这些人群落户意愿和趋势,分类推动不同人群在城镇落户。通过设立集体户等方式,方便农村籍大中专学生在入学时就将户口迁入学校,或就地登记为城镇居民,享受城镇居民同等待遇;保留转户农村籍大中专学生的征地补偿收益权等各项权益,在职业考试等方面仍享有农村政策,贫困学生继续享受农村贫困学生资助政策;通过加大职业培训等方式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和收入水平,增强其进城落户能力;通过扩大住房保障范围和出台城镇购房优惠措施,降低新生代农民工进城落户成本,让他们进城落户有房、有工作、有底气。

  同时,山东将积极有序开展行政区划调整,加快推进符合条件的城市撤县设市,或撤县(市)设区,积极做好镇改街办、撤乡设镇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