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烟台莱阳献血第一人,今年57岁的李升亭,在13年的时间里,献血106次,共计14.2万毫升,相当于近30个成年人的全身血量。

  偶然机会献血,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2003年,那时候还在工厂上班,听工友说起了无偿献血,凭着一股好奇劲儿,骑着摩托车就去了献血车那里。”李升亭回忆起往事历历在目。

  “之前听说献血后会头晕,我也不敢多献,第一次只献了200毫升”。李升亭说,献完之后还特意晃了晃脑袋,不仅没有头晕的症状,反而感觉头脑更加清晰,身体也轻松了不少,觉得浑身上下有使不完的劲儿。

  可能是冥冥之中注定的,李升亭说,当他第一次看到献血车上“无偿献血,功德无量”的大红标语时,一种无法言说的神圣感油然而生。

  “可能正是因为这种神圣感,才促使我踏上了献血的道路。”从那以后,只要到了规定的献血间隔期,李升亭就会立马主动的再次献血,而且每次都是400毫升。

  “后来工厂倒闭,我就在饭店做起了零工,为了不耽误献血,其他人在休息的时候,我就骑着摩托车出去献血。”李升亭告诉记者,后来妻子得了脑血栓,他就自己开了一个小杂货铺,每天除了照顾妻子、献血,自己就在大街小巷转悠,到处宣传无偿献血。

  成为志愿者,献血献出“专业范儿”

  “一开始,家人、朋友都不理解我,觉得我太傻,只知道付出不懂得寻求回报。”李升亭感慨地说道,刚开始献血的5年里,家里人一直不理解,也吵过很多次,但即便如此,也没有阻止他献血到底的决心。

  2009年,李升亭加入了烟台市第一批献血志愿者,每天至少花费3个小时宣传无偿献血。“家里人看我这么执着,身体也没有出现什么问题,慢慢地就接受了。”后来,李升亭还动员了自己的儿子、儿媳一起无偿献血。

  在充分了解到无偿献血的相关专业知识后,李升亭便不再单纯的只献全血,而是瞄准了血小板。“我现在一年最少献一次全血,半个月献一次血小板,一到间隔期就开车去烟台献血小板。”李升亭说,第一次献血前自己因为怕疼从未打过针,但现在扎针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

  在记者与李升亭的交谈过程中,他总会时不时的说出一两句颇为专业的词汇,并且还能够进行详细地解释。当记者问起原因时,李升亭自豪地说,在成为志愿者之后,每隔一段时间,他就会去烟台进行无偿献血和血液知识的培训。“我自己也会找一些这方面的专业书籍看,毕竟只有自己懂得了足够多的知识,才能专业地向周围人宣传,才能用专业的知识解答他们的疑惑。”

  致力于宣传无偿献血,携妻共捐器官

  现在的李升亭自己找人做了一块LED放在车顶,又安装了“低音炮”,每当外出时就会打开LED和“低音炮”,向人们宣传无偿献血。“现在,18个镇街我都已经去过了,有时候为了方便,我还会带上妻子一起出去宣传。”李升亭说,按照国家规定,自己还有3年献血的时间,之后他便会全身心的致力于无偿献血的宣传,跟志愿者们一起组织相关活动,使这份爱心延续下去。“2012年,我和妻子达成一致,决定将我们二人的器官无偿捐献给有需要的人,并签订了《中国人体器官捐赠登记表》。”

  翻看着手中一沓的献血证,李升亭自豪地说,每当看到这些献血证和荣誉证书,心里便充满了一种力量,把它们当做对自己的一种鼓励和肯定。“能把自己的血用在需要的人身上,我就感觉很开心,很满足。”李升亭称,这么多年的献血经验使他明白,有时候一个微小的善念就能够拯救一个家庭。

  (通讯员 王尧福 明强 亚男 齐鲁晚报 齐鲁壹点记者 孙淑玉)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