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率连续10个季度攀升,城商行不良率排名前十位中占据六位……山东银行业如今已沦为不良率的“重灾区”。对中小城商行而言,在利润缩水和资产质量恶化的趋势下,银行的风险抵御能力正在面临严峻的考验。

  据《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山东银行业不良资产规模在二季度已超过1400亿元,增长幅度较2014年初超过两倍。其中,枣庄银行2015年在全国城商行不良率排名中居于第二,仅位于大连银行之后,资产质量的恶化对利润吞噬也非常明显,净利润下降幅度超过39%。

  区域风险发酵

  作为国内经济大省,山东的银行不良贷款情况被业内重点关注。据山东银监局统计,截至2016年二季度,山东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增加至1418.4亿元,较2014年初648.06亿元超过两倍,而不良贷款率也从1.35%增至2.25%,已经连续10个季度持续增长了。

  “山东地区银行业不良率的攀升是区域性风险。这与地域性的信用有很大关系。”一家股份制银行信贷部人士称,如今东部地区的银行不良率上升已经有所缓和,但是浙江、山东不良率还存在反弹趋势。

  该股份制银行人士认为,在不良贷款方面,东部地区总量大,风险暴露相对较早,而中西部地区总量小,风险暴露相对有所延迟。东北地区不良率偏高,主要是由于经济增长放缓,钢铁、煤炭等主导产业过剩等因素导致。

  8月10日,银监会对外公布了银行业金融机构第二季度的数据报告。截至二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14373亿元,较上季末增加452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75%,与上季末持平。

  “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新型产业的确定,东部等发达国家的不良可能会在2~3年内好转。同时,国有大行和规模性银行集中了更多的优质资源,不良率的上升会率先趋缓,而中小型银行则可能会面临比较大的转型阵痛。”上述股份制银行人士表示。

  此外,面对越来越多的坏账,山东银行业的利润也在缩水中。据山东银监局数据,1~6月份,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净利润500.4亿元,同比下降13.32%。其中,中小型银行净利润的下降可能更加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