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一天三小时耗在路上

  早上6点整,伴着闹铃声,王琴按上闹铃,起床、穿衣、刷牙洗脸。两口子一个冲进厨房,一个在屋里梳洗穿戴,虽然速度飞快,但他们仍然轻手轻脚,生怕哪一个动作会影响到还在熟睡的女儿。

  “起床,准备上学了。”直到六点半,王琴每天这个时候都会敲敲女儿的房门,将现做的早饭摆在厨房的台面上,等女儿准备妥当,两口子才会坐下来吃口饭。随后,王琴的丈夫便会拎着包走出这间出租屋,等待单位班车前往章丘大学城开启一天的生活。

  如此往复,一个半小时的单次车程,每天至少有三个小时全部耗在路上。因此,除了每天早上能看一眼女儿,回到家,往往女儿的房间已经亮起了灯光。这样的日常,对王琴一家来说再熟悉不过。

  由于是老房子,下水管口过细,隔三差五下水管堵塞,为了防止倒味,王琴专门准备了一根长竹竿放在卫生间一角,马桶搋子、长竹竿双管齐下,也成了三年里这位母亲练就的新技能。

  即便如此,王琴仍然认为这样的生活是值得的,“上班距离远,生活不方便,与每天女儿十几分钟步行的上学路,一家三口为了同一个目标努力的劲头相比,也就显得微不足道了。”她说。

  未来三年仍要租房住

  如今三年已过,就在不久前,女儿被省实验中学录取,那一瞬是高兴的,然而,转念便又没了笑容。

  “妈妈,咱能换个大房子吗?”王琴点点头,她深知女儿自学能力极强,也明白,高中三年家长陪伴的意义。因此,自打那时,她便自嘲“孟母三迁”,开启了另一个三年的“陪读”之旅。

  于是7月中旬,王琴特意请了四天假,专程赶到位于杆石桥附近的省实验中学本校区,从学校对过的胜利大街到民生大街,再到大观园,方圆一两公里内可以说跑了一个遍。“只有逛过才知道原来想找个‘陪读房’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王琴坦言,省实验中学内有几套老房子,由于就设在学校内部,因此,租金也是格外高,“六七十平的老房子,要价已经高达四五千元。”“一个月四五千元,还是两室小房,一租就是三年,少说也得十多万。”换言之,夫妻俩一个月要掏出近三分之一的工资贡献于房租。(原文来源生活日报记者 朱紫瑛)

更多精彩内容,请搜索关注微信号sina_shandong,在这里,看见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