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远赴非洲执行为期1年维和任务的中国第三支赴利比里亚维和警察防暴队凯旋回国。在过去1年里,他们远赴非洲,遭遇了大规模群体性骚乱、凶狠的绑匪、险些坠落的直升机、肆虐的热带疾病……

  今天,样妹就给各位样迷带来防暴队员们经历的惊险故事,深度揭秘中国警察在利比里亚维和的365个日夜。

  文丨萧美人

  利比里亚的第三大城市——锡诺州格林维尔,英语为“绿色之城”的意思,热带季风从这里吹过,为这片濒临大西洋的土地带来丰沛的雨水和难耐的干旱。不过,驻守在这里的中国第三支赴利比里亚维和警察防暴队的140名队员,却无暇享受“绿色之城”的美丽浪漫,空气中充斥着躁动,危险随时有可能发生。

   深入“吃人部落”救了一个镇的孩子

  “回国已经两个月了,维和期间那些惊心动魄的经历,仿佛还在眼前。”5月初的济南,夏天的第一波热浪刚刚抵达,在山东省公安边防总队的大厅里,防暴队战斗分队教导员王健亲口讲述了一个关于生吃人肉的惊险故事。

  防暴队的辖区内有个镇子叫和平营,曾是反政府武装的重要据点,抢劫、强奸、杀人等案件层出不穷,有一回,这里竟然发生了杀死儿童生吃人肉的惨案。接到联利团在该区域开展高密度武装巡逻的命令后,王健跟队友们冒着倾盆大雨,在雨林和泥地里跋涉了整整8个小时。当终于抵达和平营的那一刻,印入眼帘的却是弹痕累累的老房子、手持砍刀的青年,街道上看不到一个孩子,整个镇子笼罩在人吃人的恐怖气氛里。队员们好不容易找到了当地警局,一间只有一名警察的简陋茅屋,没想到刚进屋,四五十名当地人就把这间茅屋围了个水泄不通。人群中传出呼喊声:“孩子都已经死了,你们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保持高度戒备,不得随意动用枪械!”王健说,当时的情况靠武力很难解决,他一边招呼队员们提高警惕,一边不停地大声喊话:“我们是中国维和警察,是来帮助你们解决问题的!”终于,嘈杂的人群暂时平静下来。经过一番调查,防暴队发现整个和平营已经被愚昧邪恶的部族势力控制,大多数警察都辞职离去,当地治安陷入一片混乱。天色越来越暗,王健他们决定留守开展夜间巡逻,协助当地警察开展调查取证,最终成功抓获3名犯罪嫌疑人,迅速震慑了局势。

  “后来再去和平营的时候,路旁玩耍的儿童会跑过来给我们敬礼。”王健说,那一刻,队员们心里都充满了自豪,这是孩子们给和平的敬礼,给中国维和警察的敬礼。

  直面埃博拉:“请把我和患者隔离!”

  埃博拉病毒,一个常常与“非洲死神”一起出现的词。对防暴队队员们来说,除了惊险万分的执勤任务,更危险的恐怕是这潜伏在他们身边的病毒。

  2015年6月,埃博拉死灰复燃,迅速席卷了防暴队驻地,仅6月29日这一天,当地就确诊病毒携带者6人,死亡2人,140多名接触者被隔离观察。一时间,整个格林维尔都笼罩在灰色的紧张气氛里。

  7月2日上午10点,防暴队医院里传来一串急促的脚步声,嘈杂过后,昏暗的走廊里只留下了一副担架。担架旁,联利团护士路易斯不断呼喊,“王医生,救救他, 救救他!”。听到呼叫后,医疗官王喜彬第一个冲了出来,一边示意其他军医远离担架,一边迅速穿好防护装备,与路易斯一起将病人送到病房。患者是联利团格当地雇员阿布尔,此时他已意识不清、高烧不退、呕吐不止,症状与埃博拉十分相似,王喜彬迅速给患者采集了血液样本。经过漫长的等待,阿布尔的化验结果出来了:轻度贫血,淋巴细胞比例增高。

  埃博拉!所有人的脑海里几乎同时蹦出这个词,大家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得知这个结果,王喜彬立即向值班队领导报告:“医院收治一名疑似埃博拉患者,我已密切接触,建议立即启动埃博拉防控预案,对我和患者实施隔离!”王喜彬明白,少一个人接触,防暴队就会多一分安全。

  24小时过去了,阿布尔的血液检测终于有了新结果,疟原虫检测阳性,是恶性疟疾!所有人长出了一口气。不是埃博拉!不是埃博拉!大家高兴地奔走相告。又一个24小时,40、39.6、38.2、37……阿布尔的体温逐渐降下来了,人也清醒过来,听到路易斯讲述这几天发生的事情,阿布尔激动地说:“王医生,你就是我的上帝!”

  救助捡垃圾男孩,感恩取名“爱华”

  倒垃圾,是大部分家庭里再普通不过的日常琐事。可对于防暴队来说,这却是一项特殊的任务。在防暴队队员孙传斌的印象中,刚开始执行倒垃圾任务之前,教导员反复强调了许多注意事项,他还有些不以为然,直到真正目睹那些垃圾堆中的当地儿童时,他才明白了这项任务的“特殊”之处。

  防暴队运输垃圾的车辆刚开出营地不远,就看见大批的民众从四面八方像潮水一样涌来,有赤脚光背的孩子,有怀抱婴儿的妇女,他们像疯了一样拼命地追随着,有的年轻人甚至试图爬上垃圾车。抵达垃圾场时,队员们惊讶地发现,竟然已经有20多名当地人在垃圾场“自动集合”了,对于物资极端匮乏的他们来说,最大的希望就是从垃圾堆里找到一点有用的东西。按照联合国的规定,维和警察防暴队营地里的垃圾,必须运到指定地点并进行焚烧。孙传斌他们刚准备在倒下的垃圾上点火,等待在一旁的几十名当地人突然冲到垃圾堆里,徒手翻找甚至哄抢起来。“出现这种情况,应当立即将他们驱散,但是面对衣不蔽体的孩子,我们的心就像被牢牢揪着,怎么也狠不下来。”孙传斌在笔记中写道,队员们没有别的办法,只能不停地劝诫:食物已经腐坏,不能食用……

  提起倒垃圾的任务,王健至今记得那个叫伊曼的小男孩的眼神。那是在一次焚烧垃圾时,火刚刚燃起,一个当地男孩突然不顾一切地冲到垃圾堆里拣一块破布。怕把孩子烫伤,王健赶紧把他拉出来,男孩却满脸泪水地乞求道:“求求你,求求你,我需要这块布,给我弟弟做件衣服。”王健说,那一刻,他的心瞬间被击碎了,一个连自己都穿不上衣服的孩子,竟然做出了这样的举动!执行完任务后,王健去了伊曼的家,原来,男孩的父亲刚刚去世,家里还有两个弟弟和一个刚出生的妹妹,让一家人活下去的担子全部落在了伊曼和妈妈的肩上。

  “后来,队里决定帮助这个家庭,定期派我送去大米、土豆和日用品,并资助伊曼走进了学堂。”王健告诉样妹,小伊曼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经常向防暴队队员们学习中文,还给自己起了个中国名字——“爱华”。

   回想非洲种西瓜,他潸然泪下

  有一位西方记者曾这样描述利比里亚:在这里,仿佛只剩下三样东西:红土、太阳和风;在这里,能够生长的,仿佛只有雨林、灌木和野草。防暴队队员在完成大量勤务任务、帮助当地民众的同时,自身的生活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从机械维修、用水用电到一日三餐,几乎样样都要自己想办法解决。

  后勤分队队员李青波告诉样妹,联合国物资运输周期较长,受当地高温潮湿的气候影响,一车蔬菜往往还没运到防暴队所在的任务区,就全都烂成了蔬菜泥。再加上当地自然条件恶劣,几乎买不到任何蔬菜,队员们的餐桌上长期只有土豆、洋葱,吃不好饭,战斗力很受影响。实在熬不下去了,队里组织开垦了三亩菜地,由老兵刘德刚担任种菜组长,起早贪黑,像照顾孩子一样照看着刚冒头的幼苗。当时恰逢旱雨季交替,菜苗不是被烤焦,就是被雨水泡得稀烂,“为了提高成活率,队员们甚至把菜苗种在罐头盒里,天气好的时候就赶紧搬出去晒晒。”李青波说,组长刘德刚反复查资料、请教专家,费了不知多少心血,终于成功种出了黄瓜、辣椒等10多种蔬菜。尽管每周只能吃上两次新鲜蔬菜,队员们都已经觉得很满足了。

  “印象最深的是刚种出西瓜的时候。”李青波说,第一批成熟的西瓜只有两个拳头那么大,十多名队员坐一张桌子,每个桌也只能勉强分到一只西瓜。第一次吃西瓜那天,大伙儿都早早打好了饭菜,谁都没动筷子,紧张而激动地等待着。西瓜端上来了,一人一块,都跟宝贝似的啃着,用李青波的话说,“几乎连西瓜皮都吃下去了”。吃完手里的那份,桌上还剩下小小的两三块西瓜,大伙儿眼巴巴地看着,谁也不伸手去拿。接下来,各桌的领导、小组长先站起来了,紧接着,一些入伍时间较长的老兵也离开了饭桌,他们故意大大咧咧地指挥着剩下的新兵,“我们还有事,今天就不收拾碗筷了,你们几个等会把桌子收拾干净啊。”“他们平时都是自己收拾碗筷,那天这样做,就是想把剩下的西瓜留给年轻队员们吃,又怕小战士脸皮薄不好意思,才故意这么说的啊……”话到此处,李青波哽咽着说不下去了。

  北京时间3月12日上午11时许,中国第三支赴利比里亚维和警察防暴队圆满完成国际维和任务,顺利抵达济南遥墙机场。这一年,他们经历了数不清的危险、困难,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恪尽职守,无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他们经历了首次从8个月延长至一年的维和任务期,忍受着家中孩子的埋怨、老人病重甚至去世的悲痛和对祖国刻骨的思念。“我曾无数次设想过迎接他们凯旋的场景,当我拉住他的手时,当我们紧紧地拥抱在一起时,我还是哭了,这一刻我太幸福了。”一名防暴队队员的爱人写到,苦过、累过、哭过,未来的我们将更坚强、更从容,我爱我们的小家,更爱我们的大国,如果他再一次选择为国出征,我依旧会坚定地站在他身后,用爱照亮他保家卫国的梦想……

  样妹的故事讲完了,但中国警察的国际维和任务还将继续,维护世界和平的道路还很长,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