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专家称没底蕴]

  按城市名称给道路命名 最大问题是文化味儿缺失

  谈及导致西客站片区部分道路路名指向性差的原因,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地名专家告诉记者,对道路命名,尤其是对新城区的新道路命名,路名首先要能大致体现道路所在位置,但西客站片区大量道路,以其他城市的名字来命名,却没有结合城市位置进行设置,路过的市民才会感觉到不方便。

  在西客站片区道路命名之初,也有专家曾为其命名方式点赞,因为济南作为省会城市,还是首次使用省内其他16市的名字为新城区大批道路命名。但是,也有不少专家并不这么认为。“此前青岛等不少地方已经这么做了,再这么做就已经不算是特色了……”省地名研究所相关专家说。该专家还透露,“有专家还说过,这里道路的命名是一处败笔”。

  “济南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文化底蕴,西客站正是展示这份文化韵味的一个窗口,但这里道路的命名却并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济南元素’、‘济南味道’,没把我们独有的文化味儿展示出来,很可惜。”王忠武说,没有文化味儿,才是西客站片区大量道路命名中存在的最大问题。

  谈及这一话题,曾写就《济南老街巷》一书的地名专家唐景椿也表示,济南所独有的历史人文元素,正是这座城市的魅力所在,但在西部新城道路的命名上,这份历史人文元素体现得并不多。

  [刨根问个底]

  曾想以老城门名字命名 被指不符合片区定位

  为道路命名,有着怎样的流程?据相关人士介绍,道路的命名有着严格的程序,一般来说,会先由道路开发建设单位提出申请,之后,由民政等方面组织开展征求意见和专家论证等工作,吸纳意见、建议,对初拟的路名进行修改完善,形成命名方案后再报送市政府,市政府通过后,将发文公布最终确定的路名并启用。

  记者了解到,在为西客站片区道路命名时,民政等相关方面曾向公众征求了意见,并结合征集到的意见、建议,对路名进行了完善。

  据知情人士透露,蕴含“齐鲁”元素的齐鲁大道、以兴福寺为名的兴福寺路、能体现济南悠久历史的齐州路等,都是吸纳了市民、专家所提的意见后形成的路名,这些路名最终也被成功应用到了西客站片区。

  但也有一些市民专家的建议并没有用上。起初,相关部门和地名专家们曾设想以济南老城门的名称为该片区部分道路命名,“济南曾经有齐川门、坤顺门等老城门,就设想结合这些老城门的名字,把一些道路命名为齐川路、坤顺路等等”,多方对此进行了研究,最终考虑到西客站片区“齐鲁新门户、泉城新商埠、城市新中心”的定位,以省内其他16市的名字来为西客站片区内的部分道路命名。

  和西客站片区一样,长清大学城片区内道路的命名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当时结合大学城的特色,就考虑以科学家和古代几大藏书楼的名字为这个片区的道路命名,为了让路名能和学校特点契合起来,还特意把女子学院附近的一条路命名为居里路……”知情人士透露,但最终通过的道路命名方案和最初的方案也略有不同,“几条路的命名有更改,比如海棠路就是后来改的”。

  [反思]

  命名新道路要考虑哪些?

  指向性、文化味个个不能少

  在王忠武看来,尽管一些道路的命名有不合适的地方,但已不具备纠错空间:“修改路名是牵一发动全身的事儿,路名要改,地图标志等等一系列的东西都要随之更改,成本太高。下一步能不能考虑邀请16市分别认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那条路,打造展示各市风情和文化的特色走廊?这样一来,‘齐鲁新门户’的名号才名副其实。”王忠武建议道。

  更重要的是,对新道路的命名要更科学。在王忠武看来,给新道路命名时,需要考虑3方面因素。首先就是指位性要好,命名要充分考虑道路所在地的地理特色,用附近的名山名川、河流湖泊以及重要地标型建筑等为道路命名。其次,在为道路命名时,文化味儿也很重要。只有做到了这点,路名才能使外来人感受到这座城市的魅力。另外,道路命名还得考虑道路所在地的功能定位,地名、路名不能和整个片区的功能定位相背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