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施暴多与性有关,网络暴力成二次伤害
几个女生围殴一名女同学,拳打脚踢甚至扒衣服。网络上,类似的视频不断被传出。对此,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少年工作系副教授宋雁慧表示,目前校园暴力出现了三个新特征,其中之一就是女生暴力事件的增多。
宋雁慧认为,相对于男生来说,女生暴力更契合“欺凌”的定义。“女生暴力往往是对人不对事,目的不仅仅是解决问题,而是通过折磨受害者达到心理上的报复快感。”宋雁慧说,女生暴力往往是多对一,过程具有虐待性、与性相关的凌辱性等行为特征。“女生对同伴关系的紧张程度远远高于男性。”
在宋雁慧看来,校园暴力的另两个新特征分别是网络暴力的流行以及现实暴力上传网络,具体表现是施暴者通过QQ、微信、论坛等对受害人进行言语攻击;或是上传受害人隐私、被侮辱的照片、视频等。
“校园暴力并不是在各个学校平均分配的,而是集中于一部分学校之中。”宋雁慧把这种现象称为“校园暴力丛生”。“校园暴力与其他社会现象一样,有临界点,就是发生事件达到一定比例以后,就会导致大幅度上升,从而出现校园暴力丛生现象。”
宋雁慧在研究中发现,校园暴力多分布在薄弱学校,比如职业学校、寄宿学校以及留守儿童学校等。“由于学校分层的方式,导致成绩差、行为问题多的学生聚集在一起,再加上‘破窗理论’,导致‘问题学生’增多,从而造成更多的校园暴力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