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风险把官微运营外包

  虽然民众看着形式多样、语言生动的政务公开信息很过瘾,但是对于官微运营者来说,看似接地气的表达方式,却是他们深思熟虑之后的结果。

  张萌(化名)是省直机关的微博微信运营者,每次发布语言生动的消息,或配上有意思的图片和文字,他都要先跟负责宣传的领导沟通,得到肯定以后,才敢发出来,有时候一条信息,要跟领导磋商很久才发布。

  “因为大家都习惯了比较官方的发布,我们不确定用比较生动的方式发布,会不会带来风险,生怕一句话说得不到位,就会导致民众的误读。”张萌说。经记者采访了解,有的政府部门为了避免接地气的方式引起不必要的风险,将官方微博、微信的运营工作外包,发布的信息由政府提供,外包企业或个人用图片或视频的方式,来达到拉近民众距离的效果。有的政府部门甚至大量转发“心灵鸡汤”或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信息。对此,政务公开评估工作组表示,在考核中,会自动忽略与本职工作无关的内容。

  1月2 8日,人民日报发布“2015年省份政务微博竞争力排行榜”,对31个省市自治区的政务微博进行综合评估,山东以81.50的竞争力指数位居全国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