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科技手段精准查找

  对于变异变通“四风”问题,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借力科技手段,不断探索创新工作方式方法,让明查暗访工作更加精准。

  省纪委在畅通原有12388监督举报平台的同时,在省纪委门户网站开设“纠正‘四风’监督举报e线通”举报端口,在省纪委手机客户端开通“反‘四风’一键通”举报平台,全方位、全天侯方便群众举报。

  针对公车改革后各单位保留较少公车实际,将省直单位及各市主要机关单位公车信息汇总数据库,通过随机抽查的方式,协调公安部门调取有关单位公车不同时间行车轨迹,发现公车私用等“四风”问题。

  坚持寸步不让严肃处理

  “要想取得更大震慑效果,还需要更加严格的监督执纪问责。”汤桂勇举例说,去年潍坊市纪委暗访发现诸城市城市供排水管理处副主任王守信等3人到诸城市某公司检查水表,违规在公司内部餐厅用餐。“每人平均花费了几十元,数额不算大,有人认为处分有点重,对此,我们的意见是:属于顶风违纪不收手不收敛的,必须从严处理。”

  针对个别单位对暗访发现的问题线索查实率不高、执纪不严格的情况,山东省纪委有针对性地选取部分单位线索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后倒查追责,确保暗访线索的查处率。

  建立快查快结机制。对“四风”问题线索实行快速反应、优先处置,探索线索处置、立案、审理、通报等环节的简易程序,快查快结、快进快出,确保工作质量和效果。并通过专题通报曝光,进一步发挥警示震慑作用。今年2月,烟台市纪委暗访发现栖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孙振华公车私用问题。通过快查快结机制,栖霞市纪委随后给予孙振华党内警告处分,本人缴纳公车私用费用。同时,针对纪律审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及时督促主责部门开展专项整治,达到查处一点、纠正一面、规范长远的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