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起,济宁将统一“两免一补”政策,对城乡义务教育学生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将城乡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范围统一扩大到在校寄宿生的30%。

  从11日召开的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了解到,从今年起,济宁用三年时间推动基础教育高水平均衡发展,其中学前教育入园率达到95%以上,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达99.9%以上,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达到97.5%以上,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95%以上,推进济宁基础教育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为此,济宁市将解决大班额问题纳入为民办十件实事之一,年内新建中小学40所、改扩建50所,开工校舍100万平方米,完工40万平方米,新增学位4万个。近期,还将出台《中小学规划建设“济宁标准”》、《学校规划建设监督问责办法》、《解决大班额问题考核办法》等系列文件。

  今年全市“全面改薄”计划新建改扩建校舍16万平方米,规划学校358所,建设项目506个。同时全面建立义务教育学区制度,将初中与小学结合成片统筹管理,推动学区内校长教师均衡配置,全市每年推进50所名校与弱校结对帮扶,组织3000名校长教师城乡双向交流。

  在实施教育惠民工程方面,今年起济宁建立统一的、各级政府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及基准定额。2017年起,统一“两免一补”政策,对城乡义务教育学生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将城乡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范围统一扩大到在校寄宿生的30%。今年为65万名学生发放营养补助,加快学校食堂升级改造,让学生喝上热水、吃上热饭。

  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重点推进城镇居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工程和农村新型社区、新农村幼儿园配套建设工程,今年新改扩建100所公办幼儿园,加大对农村集体和城市街道普惠性幼儿园的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