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去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442万人。而今年要完成1000万以上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任务,其中易地搬迁脱贫200万人以上,继续推进贫困农户危房改造。有专家认为,实现“精准扶贫”,关键在于提升贫困村的造血功能。

  5000万贫困人口每天收入不足六块三

  按照最新确定的2010年农村扶贫标准——年人均收入2300元,2015年我国依然有5575万贫困人口。每天收入不足六块三、因病致穷、用不上电、喝不上干净水……

  贫困人口区域分布很广。全国不仅有14个连片特困地区,除京津沪3个直辖市外,其余28个省级行政区都存在相当数量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目前,我国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总数是592个,西部省份占375个。

  目前《省级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办法》提出了4项考核内容和6条考核问题,扶贫考核并引入第三方评估。对出现问题的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人将采取约谈整改等,造成不良影响将被追责,考核结果作为对省级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和领导班子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

  应改善农村学校硬件,同时稳定“军心”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格外提出要“加快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冯仕政认为,在这个问题上,尤其需要注意在改善硬件的同时,注意稳定农村教师队伍,提振教师队伍士气。现在农村优质师资流失很厉害,有形成“教师不安心教,学生不安心学”的恶性循环的危险。

  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匡贤明认为,要实现5年让7000万人脱贫的任务,这就要求尽快创新脱贫体制机制,加大财政投入。否则,实现既定目标将面临极大挑战。关键是以普惠金融为核心,加快整合各方资源,形成综合扶贫的合力。

  经过长时间努力,我国贫困发生率从12.7%下降到7%以下。农村扶贫成就可圈可点。这与扶贫体制在“十二五”期间的不断改革有很大关系。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仝志辉认为,全党全国聚力扶贫,“十三五”期间的扶贫成就更加可以预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