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
从产业结构看转调升级
“产业结构向高端高效发展”是绿色发展的题中之义。
以前说起济宁、枣庄、东营、淄博的经济支柱,首先就会想到煤炭、油田、化工;现在再看,不能不提济宁的信息产业、枣庄的台儿庄旅游、东营的大飞机基地和淄博的工业技改。
济宁因煤而兴,却也因煤而痛,采煤塌陷地以每年4万亩的速度递增,已有塌陷面积63万亩,占全国的22.8%。时任代市长傅明先在报告中明确表示,济宁以信息产业为龙头推动经济转调升级,惠普、中兴、甲骨文等知名企业已集群式落户,今后将集中扶持100家重点信息产业企业,使其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
枣庄市市长李峰表示,枣庄顺利通过国家资源枯竭城市转型中期评估,累计获得扶持资金64亿元。东营市市长赵豪志表示,“十三五”是东营资源城市转型攻坚期,要加快国产大飞机试飞基地建设,积极发展航空产业,尽快形成新的发展支撑。
春节刚过,淄博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奖惩兑现大会,全市770家企业1594个项目,获得“工业强市30条”奖励扶持资金13.99亿元,重点用于龙头企业培育、骨干企业实施并购重组项目等。市长周连华表示,要以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为导向,加快化工、机械、建材、冶金、纺织等五大主导产业改造提升,实现新材料、电子信息等五大新兴产业倍增发展。
青岛的“蓝色硅谷”已见成效,财富管理初具规模;烟台、威海在中韩自贸区建设上先行先试;潍坊的滨海产业形成集聚发展;日照则把旅游业提升到与工业同等重要的位置;菏泽发展农村电商,在全省率先实现购销顺差……
省科学院研究员周勇表示,“山东产业结构偏重,17市转调升级,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将奠定全省经济持续向好、健康发展的新动力。”


更多精彩内容,请搜索关注微信号sina_shandong,在这里,看见山东。

查看评论(38)网友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