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得跑三四个地方,吃了不少闭门羹
这134个小锅炉如能按时关停,济南市每年将减少燃煤消耗60余万吨,相当于平均每位济南市民将少吸入0 。 017公斤烟尘。这些锅炉分别归属66个单位。孙大伟的第一项任务是摸清燃煤锅炉的具体情况,了解和协调锅炉归属单位的改造意愿。“一天跑三四个地方,我和另一个同事一起,一个月跑下来了。”孙大伟说,现在随便说一个锅炉,他都知道在哪里、是什么情况。
不过,孙大伟最开始可没少吃闭门羹。“电锅炉是个新鲜事儿,供热成本比燃煤高,不少已经烧了多年燃煤锅炉的单位并不感兴趣。而且关停的最后期限是明年,有的单位还有能拖一天是一天的心态,不太想早改。”孙大伟说,遇到这样的情况,只能一次次去,反复解释。
学校是煤改电的大户,不少院校都自己烧锅炉。“加入集中管网供热学校的成本肯定要增加不少,所以他们积极性不大高。如果改成用电锅炉自己烧,可以利用峰谷电价,还能在放长假期间关掉,另外上课的时候,宿舍里可以关一些,下课的时候教室里可以关一些。这样算下来,学校烧电锅炉可比普通小区的电锅炉省下三分之一的钱。”孙大伟说,电价对不同主体有不同的收费标准,每到一个单位,他都会把这个单位使用电锅炉后怎样省电弄明白,先把经济账算明白。
除了已经列入关停范围的小锅炉外,孙大伟和小伙伴们还发现了大约十个集中供热管网到不了的小区。天方怡景园小区就是其中之一,这个小区今年用上了低谷电蓄热锅炉。这种“锅炉”由若干“储热块”组成。每天夜里使用低谷电进行蓄热,热量可以持续释放24小时。
孙大伟说,今年已经有六个项目完成了电能替代,支撑这些电锅炉的城市电网负荷和安全设施都配套进行了具体的调整。根据测算,这些项目节约标煤约1.1万吨,三个月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2.1万吨。另有8个项目基本确定,将在明年实施。
而明年对孙大伟和他的小伙伴们来说将是更忙碌的一年,为了明年供暖季的蓝天,更多更难替代的燃煤锅炉都要在明年实现关停。但孙大伟说,这是他作为济南人做的最有意义的一个活儿。
由本报联合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推出的“城市良心”栏目,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本报将继续寻找那些为我们这座城市发展奉献着的人们,也欢迎市民拨打96706126向我们推荐您身边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