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内环境特征存在差异,共同预警存在困难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近年来,各地都加大了污染物减排的力度。泰安市政府成立了“蓝天工程”指挥部,并明确了县(市、区)、各部门“一把手”总责任人,对燃煤锅炉、重点企业、扬尘、黄标车等污染源治理进行了逐个攻坚。莱芜市也划定了重点控制区,对重点控制区内的污染点源进行了逐一治理。11月底,德州市政府还启动了“铁腕治污专项行动”,以近年来最强的力度推进空气质量的好转。

  不过,在重污染天气应急方面,各地仍难以实现联动。在11月28日至12月1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重污染天气过程中,环保部通报称,济南、淄博、聊城、滨州、德州等城市启动了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而据记者了解,德州启动的是Ⅳ级应急预案,济南、聊城启动的是Ⅲ级应急预案。

  省环保厅大气处副处长赵辉告诉记者,重污染天气预案级别的不同,导致各地减排措施也有差别。但由于各地存在不同的空气域和水流域特征,因此尽管处于同一个城市群,但在同一时段,各地所展现出的污染级别也不一样。“以这次环保部发布的紧急通知为例,德州和聊城出现了重度污染,可济南等其他城市却没那么重,如果7个城市一块预警,剩余的5个城市应该就会有意见了。”

  赵辉认为,综合因素的影响,让区域性的共同预警变得困难,省会城市群各市还是要积极治理、加强研究。他说,省会城市群联防联控工作会议确定建立的联动工作机制及机构,实际上已经为应急联动机制的探索和建立提供了平台,各城市也应该在形成了共识的基础上,对这项工作进行细化和分析,“比如达到哪一级别共同启动,采取什么样的减排措施,如何落实、督查等等”。不过就目前而言,各地还是要尽量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并按照省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小组的要求,做好重污染天气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