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供暖首日,遮天蔽日的雾霾里,章丘“拿下”全国污染最重城市第一名。
为了改善“气质”,章丘市壮士断腕,搬迁“北四厂”、关闭小煤矿……目前,“北四厂”已搬迁完毕,旧址正进行生态修复,未来将从“污染区”向“城市绿肺”转变。
搬迁重化工:
57岁的“北四厂”已全部搬迁
“北四厂”片区,是原来的明化、热电、鲁明、华饰四个企业,曾一度是章丘乃至济南的“污染大户”。北四厂主要生产化肥、化工、造纸和热电,其中化肥厂规模最大,历史最长,1958年建厂,是新中国成立后投建的13套小氮肥企业之一。
在2005年6月,章丘市对这四家企业进行整合,成立了明化集团。现成为拥有5千余名职工、年销售收入27亿元的大型化工制造企业。从2014年6月开始,章丘市委、市政府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启动了“北四厂”整体搬迁。
章丘市市长刘天东说,北四厂地处老城区北部,周围既有居民小区,还有几个村庄,化工行业的原料易燃易爆,北四厂始终牵动着城区居民敏感的神经,安全隐患成为人们心中的巨大阴影。而随着城市功能的完善,大量人口进城,城市发展空间受到限制,章丘一直有“北拓”的想法,但“北四厂”的存在,制约了城北片区的整体建设。而且,“北四厂”与国家4A级景区——百脉泉公园相隔不足百米,高耸的烟筒,与周边的美景也格格不入。综合比较多方因素,章丘市委、市政府为加快实现工业经济与生态建设的良性发展,痛下决心,启动北四厂搬迁,实施企业“退城进园”。目前,已整体搬入章丘市化工工业园。
搬迁的“阵痛”:
要安置2600名员工,累计补贴2084万元
对于任何一座城市而言,搬迁改造重化工企业,免不了会面临“阵痛”。刘天东说,首先,企业人员的稳定是搬迁工作的核心。淘汰落后工艺、新上技术设备,必然有部分职工要转产转岗。集团有5000多名员工,涉及上万个家庭,章丘必须对职工、对社会负责。通过各种努力,章丘用转岗、内退、自谋职业等渠道,帮助2600余名员工得到妥善分流和安置。
其次,“北四厂”拆迁安全隐患多,拆迁难度大,这在章丘工业史上前所未有。拆除工程不仅有工业和民用建筑,还有大量危化品生产储存装置,稍有不慎,就会引发安全事故。为此,章丘市反复研究搬迁的方案和措施,通过聘请专业公司、专业人员进行专业处理,实现了全部安全搬迁。
在这次搬迁中,章丘市委、市政府在资金、土地、政策方面,可以说下了“血本”:将新厂区北部的912亩土地实施了土地流转,并建立隔离带。2014年底,提供甲醛、双氧水项目用地指标193亩。2015年,为保证洁净煤气化项目用地,又申请到省重点项目用地指标525亩。此外,对北四厂有证土地进行了招拍挂,将国有工业用地变更为商业居住用地,土地变性拍卖收益增值部分全部返还企业。同时,利用上缴利税的地方留成部分,全部用到企业搬迁和项目建设上,累计补贴达到2084万元。
华丽的转身:
昔日“污染区”要变“城市绿肺”?
大众网记者在实地探访搬迁的老厂区时了解到,目前“北四厂”及城北片区668户已全部拆除,拆迁面积32万平方米,整理建设用地800亩。看着一片片老旧的厂房被夷为平地,变成了青草绿地,让人不禁感慨,一个有着几十年历史的老化工企业,完成了华丽转身。
刘天东介绍,章丘市市政府已经成立了城北片区指挥部,正对老“北四厂”区域进行生态修复和开发建设。规划在这一区域打造集生态旅游、休闲居住、商业服务、历史文化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目前,章丘正加快推进绣江河生态修复项目。一期工程投资约2.5亿元,占地约1310亩。该项目以“再造母亲河”为主旨,与百脉泉公园对接融合,通过充分延续和发掘章丘泉脉、史脉、人脉、文脉、商脉五脉文化,恢复绣江故道风貌,利用章丘特有的泉水、香稻、荷花等资源,打造富有清照文化及泉水内涵的景观之河、文化之河。未来,这里将成为水清草绿的旅游的核心区。
这也意味着,一个昔日的“污染区”,将成为一片新的“城市绿肺”。
城市转型:
煤炭业将退出章丘历史舞台
为了和雾霾“掰掰腕子”,今年以来章丘加大环保检查力度,对273家高污染、高能耗企业实行重点监察、挂牌督办,推动重点企业加快改造提升。华电章丘、淄矿埠村热电厂等5家企业,已完成脱硫、脱硝、除尘设施升级改造。
煤矿开采,同样是导致大气污染的原因之一,这方面,去年章丘已关闭了鑫岳三号、六号和明水一号等3处煤矿,淘汰落后产能36万吨/年。今年上半年,又对明水二号、华明、官庄、玉山等4处煤矿闭坑,涉及职工2830人,筹措资金1.15亿元,将淘汰落后产能57万吨。并协助济南市李福煤矿筹集资金1亿元做好关停工作、帮助淄矿集团埠村煤矿做好关停转产。
从今年11月份开始,章丘启动了东风煤炭集团转型发展工作,三处煤矿将陆续关停,分步实施闭坑回撤,关停后煤炭行业将在章丘彻底退出历史舞台。下步也将把原有厂区开发与招商引资结合起来,推动企业做好“地下转地上”的转型。
庄严的承诺:
以后路上看不见“撒土车”
近期,雾霾天气频繁袭扰,如何有效防止大气污染防治,是济南市民最关心的问题。然而,除了化工、热电等企业排放造成污染外,工地和渣土运输造成的扬尘污染也不可小觑。以往记者前往章丘采访时,常常见到超载或者覆盖不严的渣土车飞驰而过。不过今天记者走访章丘多处工地,并未见到这样违法上路的渣土车。
未来,章丘在“治土”方面有何良策?章丘市市长刘天东告诉大众网记者,现在章丘所有的渣土运输车已安装上GPS系统,明确规定了运输时间、运输线路,实现了全过程、全时段监控,实行全天候严管超载、撒漏车辆,今年累计查处2300余车次。过去,一些过境渣土车确实存在侥幸心理。章丘市加大处罚力度,不仅罚驾驶员,也要追究运输企业以及运货人的责任。通过高压“查土”,以后章丘的路上将看不见超载、撒漏的渣土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