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石瓮峪村的徐明喜到山上的一处泉眼处打水。 记者张刚 摄13日,石瓮峪村的徐明喜到山上的一处泉眼处打水。 记者张刚 摄

  彩石镇石瓮峪村,由山上山下两个自然村形成。近4年,由于泉水几近干枯,山上40余户村民“靠天吃水”,日常生活用水主要靠山下运水和搜集雨水,几个月不敢洗次澡,洗碗水连续循环使用好几次也不倒掉……

  [看天喝水] 老人淋雨接水,盼着多下点儿

  63岁的村民徐文同介绍,石瓮峪村有600多年的村史,如今山上村子里有40多户村民,平均年龄在60岁左右,“因为村子吃不上水,年轻人都离开了”。原本山顶有一眼泉水,但近几年来,或因开山采石,泉水几近干涸,村民不得不看天吃水。

  在徐文同的老宅院子里,平房屋顶铺着干干净净的油布,四周砌了十几个水漏,地上摆放着一个巨大的塑料桶、数个大小不一的脸盆,屋子里也整齐地摆放着五六个个普通水桶和两大卷塑料管。徐文同说,这些容器都是下雨天用来接存雨水的,“下雨的时候,你们都是想着怎么避雨,我们村村民都是淋着雨想多接点水,心里还盼望着雨能再多下点。”

  徐文同说,也有拖拉机会往山上运水,每年却只有三四回,而今年开春到现在只运过一回。村里还有几户村民因为住得比较高,拖拉机根本上不去,他们只能靠山上几近干涸的泉水。72岁的徐明喜就是这几户之一,晌午时分,他拿起一根扁担,挂上两个白色塑料水桶,沿着崎岖小道往山上的泉水爬去。因山路难行,400米的崎岖小道,他打了水后要挑着走约15分钟。

  [半路停工] 蓄水池已建好,管道迟迟不通

  石瓮峪村山上山下是两个自然村形成的一个行政村。2014年,历城水务局在石瓮峪村山下打了一眼机井,为了保证山上40余户村民用水,同时在山上开挖了一个容积为100立方米左右的蓄水池,总工程投入资金约30万元。如今,山上的蓄水池已建了半年之久,却始终未投入使用;山上村子入口处,500余根直径约10厘米粗的黑色水管堆在墙角,不少已生锈。

  村民称,山上山下不足3000米,现在就差把水管铺好了。

  [原因探查] 施工被阻挠,协商半年未果

  好好的工程为啥突然半路停工?据历城水务局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2015年年初,施工队伍准备将山下的机井与山上的蓄水池通过管道连接起来,山下村民突然拦住道路,阻止工程的最后施工。

  历城水务局相关负责人称,目前这些锈迹不会对水管质量产生太大的影响,能正常使用。另外,他还表示,工程拖延时间过长,水务局不能按时验收该工程,“打算先把这些水管挪到其他正在施工的村子安装使用,等跟村民协商好后再重新找新的水管。”

  14日下午,记者分别联系了石瓮峪村以及彩石镇宅科办事处相关负责人,他们称,因个别村民强行阻挠,该工程没有实施下去。“工程施工所需材料的运输车辆要通过村民自修的水泥路面,有村民担心压坏路面。”

  半年过去了,相关部门对村民的劝说未起到成效,石瓮峪村山上40户村民啥时才能喝上干净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