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兵幕后英雄揭秘]

  抗战胜利日阅兵取得巨大成功,离不开这样一群人:他们鲜见露面,为官兵和战车保驾护航;他们不能走过天安门接受检阅,但却把工作岗位当做阅兵场,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他们只有一个目标,就是让官兵“满血”走上阅兵场。现在,就让我们走近这些济南军区派出的“幕后英雄”们,阅兵成功,离不开他们的默默付出……

  炊事员赵登举:受阅官兵都吃啥,根据冷暖“看天下菜”

  赵登举是阅兵村一名普通炊事员,负责轮式装甲突击车方队官兵们的日常饮食。赵登举说,上不了阅兵场,但看着身边战友们受阅的画面也是种享受,“三尺灶台就是我的阅兵场”。他把厨艺发挥到了极致,炒菜做饭精细不必说,他还根据天气冷暖情况“看天下菜”。夏天训练,保证健康合理的饮食对受阅官兵的健康至关重要。在军医指导下,天气炎热干燥时,赵登举就在食材中加入薄荷、板蓝根等药材,清热败火。赶上阴雨天,薏米粥、酸辣姜丝汤换着样做,祛湿除寒。

  军医赵冬生:方队训练咋防暑,官兵头上喷水雾

  天气炎热,上级要求训练前为每名官兵配发一支藿香正气水,杜冬生逐一发到大家手中,盯着战士们喝进嘴里才罢休。高温之下训练,防中暑是头等大事。队员们站着军姿,杜冬生就在一旁陪练,根据官兵的出汗情况,及时采取措施。比如每隔一段时间就用喷雾器向官兵头上喷洒水雾,为让官兵快速降低体表温度,他还在水中加入了薄荷水等配料。

  杜冬生的周到服务,赢得大家赞誉,战士们称赞他是“私人保姆”。

  “铁甲神医”赵宗刚:阅兵前发现装备10余个问题

  在3日的阅兵式上,轮式装甲突击车方队引人瞩目,这18辆11式轮式装甲突击车是第一次公开亮相,展示出我国陆军作战装备机械化信息化的新飞跃。殊不知,这是由济南军区某师官兵驾驭的,取得成功,与背后一位老兵,被称为“铁甲神医”的赵宗刚关系甚大。今年47岁的赵宗刚已经入伍29年,再过一年就将退休,是阅兵村里最老的兵。

  在训练时,阅兵装备都是长期低速运转,故障难以暴露,必须高速行驶进行磨合。由于白天训练场地受限,只能在夜间进行。凌晨3点,他与驾驶员们赶到训练场。车辆在训练跑道上接连高速行驶,直到天亮。随后,排烟管固定松动有异响、轮胎罩松动有异响、油气减震器有异响……10余个问题暴露。据统计,进入阅兵村以来,他带领战友共排除各类机械故障450余台次,自制维修器材、工具达40余项,节约经费5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