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正常运行韩企仅剩800多家

  说起中韩两国的经贸交往,威海港集团总经理张平有切身感受。1990年9月,自韩国仁川出发的金桥轮抵达威海,在中韩尚未正式建交之际,这艘客货滚装班轮率先在两国之间搭起了民间贸易的“金桥”。

  随着1992年中韩正式建交,两国经贸往来迎来第一个高潮。据张平回忆,因可以享受落地免签,最初坐船的乘客主要来自韩国,而这些人以“背包客”为主。张平表示,在中韩贸易史上,这些背上三四十公斤重的麻袋、在威海码头售卖韩国生产的领带、服装和布料的“背包客”,掀起了中韩贸易的第一个高潮。

  彼时,中国的市场经济刚刚起步,商品仍处于短缺时代。随着韩国商品大量涌入,威海建起了国内第一座韩国商品城,通过威海港管理运营。

  在中韩建交的第二年(1993年),威海获得中韩经贸洽谈会举办权。一办就是八届,一举奠定了威海对韩经贸“桥头堡”的地位。

  与此同时,韩国国内产业从劳动力密集型转向技术和资本密集型,汽车、家电、纺织等产业被迫外迁,三星、大宇等一大批生产线向中国转移,掀起了第二轮抢滩中国市场的热潮。

  2000年之后,威海对韩招商层层推进,在韩国设立招商办事处,全力构建对韩招商网络,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据新华网2003年8月报道,彼时,在威韩资企业已达1800多家,并以平均每天至少一家的速度递增。

  威海市商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威海的韩资存量为16.3亿美元,占山东韩资存量的17%。

  不过,随着国内经济转型升级,包括韩资在内的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逐步外迁。威海市商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威海正常运营的韩资企业只有803家。“5年内在威海投资的韩国企业,一半以上都选择回去了。”金宗猷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坦言,原因就是生产成本增高。

  记者就这一说法向三星电子外协企业——威海先优纸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朴永权求证,他表示,“我才来一年半,之前也听说威海韩资企业挺多,但来了之后,确实有很多韩国企业撤资了。”

  不过在威海市商务局人士看来,劳动力成本的提高,也起到了大浪淘沙的作用,韩资企业在威海乃至中国的投资,正逐步发生质变。“以往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从去年开始,韩资项目侧重于贸易、餐饮服务这一块。”威海市商务局外资科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称。

  朴永权表示,“之前撤资的韩企,都是靠人工来挣钱的企业,如今他们更多选择东南亚这种人工成本低的地区”,相反,技术含量高的企业,都能在威海继续存在并发展起来。

  在多位韩资企业人士看来,中方的廉价土地和劳力、韩方的技术和市场,曾让中韩两国在制造业上找到了互补,但如今,这种互补优势逐渐消失。

  董彦岭指出,当前的中国经济结构已经到了与上世纪90年代韩国经济转型升级时类似的关口,随着国内劳务成本逐年提高,中韩经贸也到了转型升级的关口,中韩FTA的签订成为转型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