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5月14日讯(记者 陈加宝)今天上午,记者跟随市节水办开展节水检查获悉,我市目前建成区域及单体再生水设施273座,日处理中水能力达29.56万吨,日回用量达到12.3万立方米。同时,洗车行业循环水使用情况仍堪忧,目前千余家洗车店中仅84家备案使用循环水设备。
今天上午,记者跟随市节水办人员来到山东财经大学燕山校区中水站泵房内看到,设施正常运行,该校区约有1万人,每天处理中水1200立方米,主要用于绿化、保洁和河道景观。该校相关负责人表示,每天用于绿化和保洁水量800立方米,剩下的排入河道造景,运行成本每立方米1.5元左右,中水效益凸显。而在喜来登大酒店,该店每天100吨中水处理后也全部用于绿化保洁。据了解,我市1988年建成第一个再生水利用示范设施——南郊宾馆再生水利用项目,20多年来,我市中水设施目前已达到273座。学校和酒店等人口密集场所一直是中水利用的主力。
洗车行也是我市耗水大户,也是每次检查重点。今天在环山路一家刚开业的洗车店内,记者看到,该店安装有净水设备,洗车全部使用循环水。店主介绍,该店建设有约500立方米的蓄水池,所有水源需经过四道净化处理,每星期检测水质,难以达到洗车要求后将进行更换。
据统计,目前全市大约有大小洗车店千余家。根据规定,城区及主要道路两侧的洗车站点必须采用循环水、微水清洗方式,并且到节水办备案,使用节水设施。“这种全部达标的洗车店还是少数”,市节水办人员表示,“从2012年以来,到节水办备案安装循环水设备的只有84家。”
由于洗车用水收费按特殊行业用水标准征缴,每立方米价格为16元,洗车店采用自来水、地下水洗车的仍占大部分。记者跟随市节水办人员在奥龙官邸附近连续发现两家洗车店,经检查,这两家店均属于违法经营,并不具备洗车资格,却私自接入生活用水开展洗车业务。市节水办相关工作人员当场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要求限期改正。
中水设施“建而不用”咋解决运行成本过高、规模效应差部分小区中水设施建而不用我市试点开展回收代建谈判市节水办签订5个代建协议项目设施长期闲置问题逐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