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尿毒症患者 3年被抓十余次

  “在被抓获的6名嫌疑人中,有3名嫌疑人是尿毒症患者,据调查与供述,在逃嫌犯也患有尿毒症。”徐建军说,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患有重大疾病的犯罪嫌疑人在被警方抓获后,无法进行刑事拘留,只能采取监视居住的强制措施,“尿毒症患者需经常做透析,因此公安机关也面临对这些嫌疑人的执法难问题。”

  “从警26年来,这是我遇到压力最大的一起刑事案件。”徐建军坦言。

  “没钱治病怎么办,不偷还有什么办法救命,我以后尽量不给你们添麻烦。”在犯罪嫌疑人韩某办理监视居住手续时,办案民警告诫韩某以后千万不能再干违法乱纪的事,遇到困难要争取政府有关部门的救助,但是韩某的一席话却让民警有些惊讶。

  据了解,2012年以来,滨海公安局在侦破打孔盗油案件时,发现在团伙中有一两名尿毒症患者参与其中,当时这些尿毒症患者受雇于身体健康的犯罪分子,主要从事具体的盗窃原油工作。由于尿毒症患者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尿毒症患者逐渐通过出资入伙等形式成为打孔盗油的主力,其间还与透析认识的病友结伙盗油,谋取更大利益。

  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以来,滨海公安机关在打击打孔盗油中共抓获25名身患重症的犯罪嫌疑人,其中80%以上的嫌疑人身患尿毒症。办案民警清晰记得,在这25名身患重症的嫌疑人中,有一个名叫丁某的嫌疑人,在短短的3年时间里,他被滨海、东营等地公安机关打击十余次。其间,丁某在青岛等地做了60余次透析,由于医疗费、住宿费、交通费等开支无法通过正常劳动获取,他因此走上犯罪道路。

   现场直击

  大量啤酒瓶盖住放油阀门

  室内桌椅摆放整齐、后院干净利落、没有发现一滴原油,这是李志军对这座酒店的认识,他说,“之前在排查寻找盗油点时,我们曾经来过这个酒店,但是一看就不像是盗油点,因为正常的盗油点都会很凌乱,且现场一定会有原油的痕迹。”

  5月13日中午,记者跟随办案民警来到案发现场时,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座干净的院落,院落中间放有一堆沙子,在酒店的一处走廊整齐地摆放了数箱酒水。然而,酒店的一楼大厅内,却已经油迹斑斑。在地下焊接的储油罐内的原油,已被油田职工运走。

  “在排查整座酒店时,一楼大厅可不是现在的模样。”徐建军说,警方技术人员在搜查酒店时,用木棍挨个敲击一楼大厅地面上的瓷砖,忽然传来响亮的“咚咚”声, “很明显是空的。撬开这块瓷砖,隐藏的地下储油暗罐和导油软管‘浮出地面’。”

  根据已经发现的储油罐,民警顺藤摸瓜依次撬开了软管走向范围内的所有瓷砖,通过该软管的走向,民警发现堆积啤酒位置的地面砖也有问题。当走廊的地面砖被掀开时,民警发现了放油的阀门等作案物品。

  “嫌疑人非常注意作案现场的卫生,掀开瓷砖时,嫌疑人用来擦拭原油的卫生纸都在,放油地方的油污也都用院子里的沙子掩盖起来。”徐建军说,在针对嫌疑人是如何在远离十余米的原油输送管线上打卡子的问题上,民警通过勘查,发现在储油罐的旁边有一个已经被填埋起来的地道,而卡子正是这样被打上的。

  据审讯中,犯罪嫌疑人交代该卡子系2015年春节后所打,起初是以每天300元的价格雇劳务工,后来劳务工担心塌方便没有继续挖。随后,犯罪嫌疑人又以每天800元的价格雇了另外几名劳务工,并成功将地道挖至孤永东管线旁。随后,犯罪嫌疑人在酒店一楼大厅地下,挖了2米深、3米长、2米宽的可容纳十余吨原油的储油罐,用于存储盗窃来的原油。多了一道程序对嫌疑人来说有些麻烦,后来他们就用盗油的管线直接向盗油车辆输送原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