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山东|资讯|同城|美食|旅游|汽车|城市|教育|健康|读图| @新浪山东|惠购

|邮箱|注册

新浪山东> 资讯 >综合资讯>正文

南京——荒凉非想象所及

A-A+2013年12月13日08:08大众网-大众日报评论

  返京——

  荒凉非想象所及

  日军在血腥大屠杀的同时,也开始有计划地对南京进行严密的新闻封锁,南京成了全世界新闻视野以外的一个被隔绝、被孤立、被封闭的城市。全世界所能得到的,只能是经过日军当局严格审查过、由日本新闻传媒记者发出的“南京获得新生”、“南京一片祥和”、“南京人民喜迎解放、感激皇军恩德”的消息。辗转奔赴上海的孙积诚,也自然无法获悉南京的真相。

  直到1938年1月9日,德使馆与日方多次接洽后,才得到使馆人员重返南京的许可,此时距南京陷落近一月。孙积诚在《海洋一滴》中回忆,“在沪时已有南京惨劫传闻,上岸后见一片荒凉情景,绝非想象所能及,自下关至城内住宅区数十里途中,除日军岗哨及若干游散日兵外,绝无行人,城垣附近房屋均经焚毁,残垣断壁,成为一片瓦砾场,所经街巷,无论往日繁盛市场或人烟稠密地区,一概关门闭户,既无人声,也无炊烟。进入所谓难民区后,除房屋较为完整外,大致情况并无差异。”不知此情此景,是否让孙积诚对坚守城内的韩湘琳多了几分挂牵?

  其实,在日军丧心病狂大屠杀的悲惨岁月里,西门子难民收容所是安全区、也是整个南京最为安全的地方,难民无一人被日军残害。“难民对拉贝先生特别感恩,韩湘琳将难民们发自肺腑的感激之情,先后写了三份感谢信,报送西门子总部,另誊抄一份难民登记表和感谢信送给拉贝先生。在130多户难民中,124人在感谢信后签上自己的名字。”肖昭华说,1938年2月,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被迫撤销,改名为南京难民区国际救济委员会,拉贝奉召返回德国。拉贝特地写信给韩湘琳等人表示感谢,相约保持联系,今后如有机会,将继续聘用。2月21日,人们送别拉贝,韩湘琳夫妇带着两个儿子到会相送,并在感谢信上签名。

  “拉贝先生致答辞时强调:我们的工作是捍卫人道主义权利的伟大事业。‘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忠实友好地帮助我们的中国朋友们。我们委员会各部门的实际工作都是中国人做的。我的中国朋友们,为我们委员会工作经常要冒着生命危险。你们的工作将会载入南京的历史史册,对此我深信不疑。’这番话用在韩湘琳身上,也是十分恰当的。”肖昭华说。

  感恩——

  历史贡献将进一步挖掘

  拉贝离开后,韩湘琳一家留居小粉桥1号。据韩湘琳之子韩克仁生前写给拉贝纪念馆调研组的回信记载,拉贝离开南京回国时,他的房主是谢家声,当时在重庆,“经由同意,拉贝将他住的房子交由我父亲看管,于是我们一家搬了进去。”

  局势稳定后,韩湘琳与故交孙积诚频繁往来。据统计,“韩湘琳”这个名字在《金陵日记》中出现的次数有91次之多。

  韩湘琳一家在小粉桥1号一直住到1946年,期间,女儿韩云慧及小儿子韩克铎相继出生。12月5日,记者赶到韩云慧女士位于上海的家中。

  73岁的韩云慧,说起话来亲和温柔,记者问她是否继承了父亲的“好脾气”,她却连连摆手,自谦地表示“差得远”。她告诉记者,自己是1940年出生的,对于南京大屠杀时的经历,他很少听父母讲起,让她记忆犹新的是幼年时院子铁门上的刺刀洞。“父亲说,那是日本人刺的。日本人要进来,不停地敲门,佣人去汇报时,敲门人等不及了大发脾气,用刺刀刺了两刀。那扇铁门直至我家搬走,仍留有两个刺刀洞。”

  韩云慧家保留着不少老照片,有她自己的童真照,有她与母亲、兄弟的合影,却极少见到一家之主韩湘琳。韩云慧解释说,因为这些照片都出自父亲之手,他非常喜欢摄影,当时有一部很不错的照相机。解放后,父亲失业时,无奈中把相机卖了,换来的钱全家人吃了一年。

  “除摄影外,父亲还有很多爱好,他喜欢刻图章,小时候每到端午节,他都会给我们做漂亮的蛋雕。他非常喜欢听戏、唱戏,在小粉桥1号住时,他还专门请了戏班子来唱大戏,那时家里还有很多他收藏的戏服。父亲也是一位很幽默风趣的人,1985年,他患病住院时,还常跟护士开玩笑。”韩云慧说。

  记者询问韩湘琳是否跟他们提起过孙积诚这个老朋友,韩云慧思索过后,摇了摇头。记者致电孙积诚的儿子孙善裀与外孙女张同霁,他们也未曾听老人提起过韩湘琳。但在孙金铭替四叔孙积诚整理的日记索引中,记者发现,1959年6月,孙积诚曾与韩湘琳一同吃饭。1961年9月的日记中,则详细记录了韩湘琳的地址“南京上海路华新巷八号”,工作单位“南大图书馆”。对于这位同乡老友,老人时有挂牵。

  “在南京大屠杀中,韩湘琳作出的努力有目共睹,孙积诚虽有近一个月的时间不在南京,没有直接看到许许多多血腥的事实,但他每天都在记录耳闻、传闻,这些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地了解南京大屠杀的悲惨历史,拉贝先生在南京难民区工作只有70几天,孙积诚日记的时间跨度更大,《海洋一滴》与《金陵日记》都非常珍贵。”肖昭华说,还有一位山东人、义和东砖瓦厂的老板孙耀三,捐赠了两辆汽车和一批粮食、汽油,这是国际委员会收到的最早一批捐助,他也被拉贝称为“我的施主”。

  拉贝纪念馆主任杨善友说:“这些山东人对南京大屠杀期间施救工作的贡献,应该深入地挖掘。拉贝纪念馆对施救方始终没有忘记,自2008年着手调研韩湘琳的事迹,2009年起广泛征集中方施救者资料以来,我们作了极大的努力。南京大屠杀中还有许多山东人,他们的情况目前我们还了解得不够,我们也希望与山东的媒体继续合作,进一步挖掘他们的历史贡献。”

  (感谢南京大学拉贝与国际安全区纪念馆、山东省档案馆、孙积诚侄孙孙卫东为本文完成所提供的帮助。)

 

[上一页] [1] [2] [3] [4]

  【更多热点请上新浪新闻APP订阅山东新闻 齐鲁事尽在手中】

保存|打印|关闭

新浪首页|新浪山东|资讯|城市|汽车|美食|时尚|旅游|同城|微导航

新浪简介|新浪山东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