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日报记者 王新蕾

  7月30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介绍我省上半年金融运行情况。

  山东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晓表示,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扎实推进金融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金融运行继续保持平稳健康发展态势,主要金融指标表现良好,有力支撑了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社会融资量增质优。6月末,全省社会融资规模存量达到16.47万亿元,同比增长12.7%,增速高于全国1.7个百分点;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达到12804.8亿元。6月末,全省本外币贷款余额10.69万亿元,比年初增加8992.3亿元,同比多增871.7亿元。

  新增融资更多流向实体经济。6月末,全省制造业中长期、普惠口径小微企业领域贷款余额分别为3388.9亿元、10221.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8.2%、42.5%。

  融资成本持续下降。6月份,全省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58%,同比下降9个BP。其中,小型、微型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下降幅度更大,6月份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4.98%、4.7%和5.29%,同比分别下降24个BP、48个BP和29个BP。

  金融服务精准度和有效性持续提升。我省健全省市县三级金融辅导体系,完善金融辅导评价表彰、分层管理、线上对接等工作机制,截至6月末,累计解决企业融资需求4830.61亿元,服务企业17361家,其中,民营、小微企业占比达到90%以上。我省持续推动银税互动、无还本续贷、出口订单融资封闭运行、应急转贷等政策措施落地见效。6月末,“银税互动”融资服务平台贷款余额278.73亿元;小微企业无还本续贷业务余额1713.5亿元;累计发放外贸企业出口订单封闭融资117.38亿元;1-6月,全省转贷服务体系累计提供转贷金额745.1亿元,服务6196家次企业。

  企业上市实现新突破。前7个月,全省新增上市公司25家,其中,新增沪深上市公司23家,比去年全年沪深上市公司多6家。在今年新增上市公司中,科创板、创业板企业分别达到7家、9家,上市公司质量显著提升。上市后备企业数量更加充足、梯队更加完善,建立了2200家企业组成的全省上市后备资源库。

  金融发展活力不断增强。我省大力发展创投、风投机构,推动私募基金集聚发展。6月末,我省在中基协登记备案的私募基金管理人757家,管理基金数量2181只,管理基金规模2851.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4%、42.6%、19.9%。区域金融改革持续深化。青岛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成效明显,临沂市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改革试验区建设进展顺利。机构引进和业务创新取得新进展。济南市首家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基金在山东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注册设立,国家金融业密码应用研究中心在济南落地揭牌;青岛市作为第二批数字人民币试点城市,试点范围有序扩大。

  强化监测预警和防范处置,长期累积风险得到积极有序化解。“十三五”期间,全省共处置不良贷款10987.67亿元;今年上半年处置1037.9亿元,同比多处置116.88亿元。6月末,全省不良贷款余额1725.94亿元,比年初下降260.24亿元;不良贷款率1.61%,比年初下降0.42个百分点,全省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在连续两年“双降”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双降”势头。“金安工程”监测预警作用逐步显现,监测范围已扩充至147万余家企业,有效发挥了风险探头作用。我省全面推进非法集资监测预警、风险防控、案件处置和宣传教育,始终保持对非法集资严打高压态势。2021年上半年全省新发非法集资刑事案件涉案金额和涉及人数分别同比下降25.1%、16.9%,打早打小取得明显成效。(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新蕾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