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
大众日报记者 毛鑫鑫 付玉婷 常青
奋斗山东人,期待未来五年更了不起!
时序更替,华章日新。“十四五”开局之际,山东迎来两会时间。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会聚一堂、豪情满怀。
盘点过去,我们用奋斗收获了美好。面向未来,有期待、有目标、有实招。代表委员们信心坚定:奋斗山东,期待未来五年更了不起!
春节一过就去找专家,让村民吃上“产业饭”
记者 毛鑫鑫
来济南开省两会之前,菏泽鄄城县红船镇韩桥村党支部书记刘万国代表又去了一趟村里的扶贫车间。“最近这段时间发制品订单很多,大家伙儿都忙着赶工,要一直干到腊月二十七。”他说,扶贫车间让40多名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年轻的一个月能拿3000多元,老人做些简单易上手的活儿也能拿到1500元。
确保韩桥村52户已实现脱贫的贫困户不返贫,是刘万国这两年一直紧盯不放的事儿。不仅是扶贫车间,村里的其他扶贫产业项目目前也在持续发挥效益:光伏发电项目让15户较为贫困的群众每户每年收益2500元左右,大棚养殖项目让其他贫困群众每户每年收益500元左右……
脱贫只是第一步。未来几年,如何实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摆在刘万国和其他村党支部成员面前的重大课题。
“韩桥村有种植果树的传统,后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外出打工,在家的老人能力有限,这个产业就逐渐衰弱了。”刘万国琢磨着,要让村民吃上“产业饭”,他们的钱包才能鼓起来。既然村里有这个产业基础,何不再将其发展壮大。
目标有了,如何去实现?2020年6月,就在刘万国苦苦思索时,组织部门推广的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模式为他带来了新思路。
“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土地资源无法整合利用,效益得不到最大发挥。党支部把大家组织起来抱团发展,村民以土地入股合作社,不仅自己能到合作社打工获取一份收益,还可以享受分红。”刘万国介绍,这样一来,既解决了“谁来种地”的问题,又增加了村民和集体的收入。通过挨家挨户动员宣传,2020年10月,韩桥村党支部领办起合作社。
目前,合作社统一耕种的土地已达到500亩,逐步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发展。“春节一过,我们就打算去找农科院的专家求教,再去实地考察考察,根据市场情况,选取适宜的优良品种,引导大家再把水果产业做起来。”刘万国说。
“更好的日子,才刚刚开始!”未来五年,在千方百计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的同时,还要提升他们的幸福感。刘万国说,“更加注重乡村建设,逐步补齐道路、住房、供暖等基础设施方面的短板,持续推进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村民打造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发力“双循环”,把工厂建到东南亚
记者 付玉婷
对青岛饮料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青饮”)董事长王达委员的采访从一个好消息开始——1月31日下午,刚从青岛抵达省两会报到现场的他跟记者分享,集团旗下的崂山白花蛇草水今年就要在东南亚建厂生产。合资方还颇有点传奇色彩:那是一位祖辈三代都在东南亚代理经营白花蛇草水的新加坡商人,几十年交道下来,亲密伙伴升级为“自家人”,共同续写青饮这个百年品牌的新故事。
“突如其来的疫情将更好发掘市场潜力等一系列课题直接抛到传统制造企业面前。我认为,更高质量的供给、更好的供需衔接是解题密码。”王达说,过去一年,企业持续以科技创新提升产品品质、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加强资源整合、平台建设,并在营销模式创新方面大胆尝试。“供给一方转型升级,需求一方则得以实现更好的生活品质,这个过程一举多得。”王达透露,去年青饮收入增长10%、利润增长69%。
新一年,聚焦国内市场,青饮将以输出“百年品牌+优质矿泉水源+标准管控”模式的方式加速全国布局。这当中既包含省内工厂,如位于临沂沂南的沂蒙山工厂会被打造为省内规模最大的矿泉水生产基地,并开展工业旅游、红色旅游等;也包括针对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加快开发高端、特色、小众产品系列的新渠道、新模式。
除了在东南亚建厂,青饮也将加快走进“一带一路”国家,在走向国际、叫响国际的过程中,进一步服务产品创新、品质升级。
“站上‘十四五’新赛程,立足新发展阶段,践行新发展理念,我们有信心、有能力用五年时间再造一个青饮。”王达表示。
四个港口“一盘棋”,加速迈向世界一流港
记者 常青
2020年是山东省港口集团成立以来的第一个完整运营年度,在全球港航业普遍低迷的艰难时势下,山东港口却交出了一张亮丽的成绩单:全年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分别逆势增长7.5%、6.5%,山东港口也成为全球首个14亿吨大港。2月1日,山东省港口集团总经理李奉利代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是山东港口一体化改革向纵深发展释放的红利。可以说,我们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2019年8月,省委、省政府作出了推进全省沿海港口一体化改革、组建山东省港口集团的重大决策,全省沿海港口实现规划“一盘棋”、管理服务“一张网”、资源开发“一张图”。
改革除了让强港更强,对其他地方港口带来了哪些具体变化?对于记者的这个问题,李奉利举了一个“小港口”的例子。烟台龙口港曾经是全国最大的地方港,历史虽长,当下却面临发展模式陈旧、影响力不足、短板明显的问题。“经过分析研判,集团将散杂货、液体化工、集装箱、客滚、港口综合物流确定为龙口港五大支柱板块,打造新的‘拳头’品牌。”李奉利说,现在龙口港生产经营多点开花、量效齐增。
除了“量”的变化,龙口港通过新平台释放的“改革红利”也让职工们感受深切。去年龙口港取消了在一线司机中运行多年的“两大班”班制,改为“三班两运转”,职工们拍手叫好。在港工作20多年的司机师傅高兴地说:“新班制能让员工得到更充分的休息,可以更好地保障安全生产,作业效率也更高了。”
进入2021年,山东港口也站在了新起点。“我们将以国际领先的智慧绿色港、物流枢纽港、产城融合港、金融贸易港、邮轮文旅港为载体,加快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中心,加速迈向世界一流海洋港口。”李奉利说,下一步,要加大智能港口、智能码头攻关力度,率先制定并推广自动化码头标准,积极研究试用新一代空轨技术,始终把握创新发展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