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菏泽牡丹区邹口村民为无名烈士寻家,这里原来还是红色根据地

  在牡丹区胡集镇邹口村村西赵王河故道河畔,埋葬着三位在革命战争时期牺牲的无名烈士,在该村村民的守护下,他们已在这里安息了73个年头。能知道烈士叫什么,是哪里人,为烈士立块碑,让后人永远纪念他们,成为邹口村村民的长久以来的愿望,而这也成了邹口村村民们心中的疙瘩。

  为让烈士回家,他们四处奔走

  目前已是深秋时节,农村的田野一片萧条景象,邹口村无名烈士墓旁的杨树叶已变黄,随风而飘落在墓前,仅留的几片残留树叶也在萧瑟的秋风中轻轻摇摆。

  今年92岁的邹兴亚老人和89岁的邹兴臣老人又相约来到墓前,看着墓前飘落的树叶,找到埋骨异乡的无名烈士们的名字与籍贯并为他们立碑的事,又涌上两位老人的心头。随着他们一天天老去,这个愿望在他们心中越来越强烈。

  记者远远望去,这里有两个突出的土堆,杂草丛生,并未立碑,但只要提起无名烈士的墓,村里的人都能准确地说出具体位置。而为他们立碑,也成了全村人的愿望。

  据了解,这两座坟墓中埋葬着三位无名烈士,其中两位是1947年农历6月份在鄄城县彭楼镇董庄战斗中负伤的,由于部队要继续前进参加沙土集战役,这两名战土负伤后被送到邹口村养伤,在这两名伤员中,村民只知道其中一人是河南滑县的,另一人是山东乐陵的,其他信息一无所知,他们牺牲后被村民埋在一起安葬。另一个坟中埋的更早牺牲的,已经没有村民能说出更具体的细节。

  上世纪80年代初,村民邹兴化(已故)曾以砖刻字埋入烈士坟中,希望留下烈士的线索,并致信乐陵县政府,希望能找到烈士的家人,由于当时通信不便,一直没能等来回信。

  想为烈士立碑,让世人永远铭记

  邹兴亚老人介绍,滑县籍的伤员由于伤势过重,很快就牺牲了。乐陵籍的伤员当时住在村民邹怀聚家里养伤,由于缺少药物,再加上天气炎热,他的伤口也不幸感染,伤势越来越重。

  邹兴臣老人说,得知有伤员在村里养伤,乡亲们都纷纷送来刚收获的花生和舍不得吃的鸡蛋。村民记得其中一位伤员在昏迷之中反复喊着:扎根娘,你一定要照顾好扎根。

  村民们带着遗憾和不舍把两位烈士埋葬在了一起,堆起了一座坟。逢年过节,村民们都要祭奠烈士。解放后,每到清明节,安桥小学的师生都来为烈士扫墓。

  邹兴亚老人每次经过无名烈士墓时,心里就很难过,“如果没有他们抛头颅洒热血,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应该让子子孙孙永远记住他们。但墓就在村口,却始终找不到他们的家,不知道他们叫什么,哪里人?他们的家人是不是也在寻找他们,想让他们落叶归根。”

  “如果找到烈士们的家,知道他们的姓名,我们想为他们立碑作传,使烈士英名朽,永远激励后人,告诉他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告诉他们我们没有忘记他们,也可以让烈士回家。”邹兴亚老人说,听其他村民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清明节期间曾有人来这里上坟,但没有和村民接触,村民也不知道是哪里的人。

  发掘红色文化资源 打造生态旅游村

  邹口村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这里属郓巨专区第二区,是本地较有名气的“八里转革命根据地”核心村庄,该村和相临的安桥、姜庄村被称为“小红三村”,和周围村的游击队(小组)相联合,组成区队,开辟了“八里转革命根据地”,成为对敌斗争的坚强堡垒,以致较远村庄的人至今仍把邹口安桥连说。

  “八里转革命根据地”和“红三村”成为当时小有名气红色根据地,邹口村更是堡垒村。时任郓巨菏鄄四县边区书记的徐雷健(建国后任山东省委组织部长等职)和他的妹妹雷福鸣(姐妹团负责人)、冀鲁豫八专区临泽六区区长、冀鲁豫军区第二军分区基干团政治处主任杜守正(又名杜子端,建国后任轻工部副部长等职)常驻该村。

  “八里转革命根据地”的民兵武装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邹汝帮急智退敌、邹怀坦遇伏殉国、李区长壮烈牺牲、房东智救杜母、贾店勇敢突围等一个鲜活的故事,至今在当地群众中流传,传承着红色基因。

  为建立“八里转革命根据地”进行过艰苦斗争的老“枪班”们,解放后大都默默无闻的生活,现在他们大都已经故去。但他们的事迹大家没有忘记,他们的故事还在后人口中一代代流传。上世纪六十年代,当地的剧团还把“八里转革命根据地”的故事搬上了舞台。

  该村村干部邹如远说,我们计划整理发掘“八里转革命根据地”的史料和文物,目前村里还有杜守正房东院落、烈士养伤房东邹怀聚院落等红色文化资源,以“八里转革命根据地”为重点,通过红色文化资源与实施乡村振兴相结合,发展红色旅游,打造集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为一体的红色生态旅游村。(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李德领 通讯员 邹爱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