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旺季来临,通过铁路进出青岛的游客日益增多,铁路沿线土地裸露、建筑垃圾堆积、工厂杂乱、施工工地“素面朝天”等脏乱景象却不时映入眼帘————

  铁路沿线,蒙尘的青岛“窗口” 

  暑假来临,进出青岛的游客逐渐呈现高峰态势,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旅客乘坐高铁、动车来青。然而,铁路两侧的景象却给他们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各类垃圾、裸露土地、破败的工厂和被脏水占据的河道不时映入眼帘。

  “铁路两侧的形象距离国际大都市的定位还有差距,火车一进青岛首先看到的几乎是破破烂烂和灰头土脸,只有到了主城区才好了一些。青岛城市之美名声在外,铁路两侧作为青岛的‘窗口’,该好好‘擦一擦’了!”在舆论监督热线电话中,一位市民提出这样的希望。

▲胶济线跨过李村河,桥下出现大面积黄色水体。▲胶济线跨过李村河,桥下出现大面积黄色水体。

  作为大运力的交通基础设施,铁路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铁路两侧作为城市的“窗口”也是相关部门多年关注的焦点。那么,青岛铁路两侧环境存在哪些问题?

  7月6日、7日,记者驱车在铁路沿线进行了实地探访。经过此前多年整治,市南区和市北区南部的铁路沿线环境明显改善,楼体、围挡整洁,绿化美观,但是,市北区北部的景色开始打折扣——在一条无名景观河与李村河的交汇处,水面出现了大面积发黄水体。手机地图显示,附近是人口密集区,分布着青岛化纤材料厂、天建实业混凝土中心、纺织谷、万科未来城等工厂和居民区。

▲铁路沿线杂乱不堪。▲铁路沿线杂乱不堪。

  进入火车北站附近后,铁路两侧的工厂多了起来,其中既有仍在经营的,也有搬迁后等待改造的。一位住在火车北站附近的居民听闻记者是来采访铁路两侧整治的,打开了话匣子。他告诉记者,铁路沿线是青岛工业聚集区,在老企业搬迁的推动下,其中的不少企业已经搬走,地块正在整理待用,但也有一些仍在原地坚持生产,这给周边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当初买房子的时候,图的是海景,结果海景没看多少,净看工厂了!”这位居民说道。

  办公楼杂乱、大型机械脏兮兮、各种货物摆放得乱七八糟——在城阳区段的列车上,旅客的眼前很多时候都是这样的场景,这让从事贸易工作多年的徐先生很反感。因为工作原因,徐先生经常在日本乘坐长途大巴和列车出行。在他的印象里,日本的公路、铁路沿线也有很多工厂,可都是干干净净的,东西摆放得整整齐齐。路过时,并没有不舒服的感觉。“同样是工厂,青岛显得特别差、特别脏,与‘美丽’毫不搭界,真是应该好好整治一下,哪怕是用些遮挡也好!”徐先生说道。

  建筑垃圾乱堆乱放是铁路沿线的又一大问题,即墨北站以南、南山东小区以西,莱西北站附近等区域都存在着这样的问题。

▲莱西境内一处拆除工地未做任何遮挡。▲莱西境内一处拆除工地未做任何遮挡。

  青荣城际铁路沿线布局着不少施工项目,可是,这些项目的施工管理太过粗放,破坏了铁路沿线的景致,被广大旅客诟病。来自济南一家施工企业的李先生就是其中一位。作为建筑施工从业人员,李先生对工地的规范管理非常上心,青荣城际沿线工地的乱象让他有一肚子的话想说。

  “工地不加围挡,裸土缺少覆盖,地面还有很多垃圾,既增加了人员的危险,又增加了扬尘的几率,幸亏夏季空气湿度较高,且风力较小。”李先生告诉记者,青荣城际铁路是连接青岛市、烟台市与威海市的城际铁路,同时也是中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沿海通道的组成部分,铁路沿线应该重点整治,不能让建筑工地“素面朝天”破坏了整体环境。

  记者点评

  建好大交通做好风景线

  铁路是进入青岛的重要通道,也是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如何以“绣花”的功夫,在铁路两侧环境整治中“深耕”,考验着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智慧。

  据了解,近年来,我市针对铁路两侧的环境问题已经启动多轮整治。早在2011年,铁路两侧整治就被列入重点整治行动加以推进。整治行动成立专门的指挥部,编制完成《青岛市市区铁路两侧城市空间研究与环境景观综合整治规划》,并实施了大规模房屋建筑外立面整治、清运垃圾、植树等工作。去年7月,有关部门印发《关于开展全面提升城市环境品质建设美丽青岛三年行动的实施方案》,铁路两侧环境整治又被纳入其中。整治时间虽长,效果却难言满意,青岛市铁路两侧环境一直处于“整治-回潮-再整治-再回潮”的怪圈之中。

  青岛市铁路两侧环境整治提升涉及建筑物外观整修、绿化建设、河道整治、围挡设施整治、铁路站场及相关设施整治、市政设施、道路设施、生产设施整治、标识系统整治、照明系统整治等诸多方面,牵扯部门多,资金投入大,仅靠个别部门、个别区市单打独斗难以完成,需要用系统思维破解。在整治中,既要有风驰电掣的集中运动,也特别需要制度化保障。

  目前,全市已发起“城市品质改善提升攻势”,影响铁路周边环境的“堵点”和“痛点”,不应成为工作难推进的“推脱点”,而恰恰应该成为工作深入开展的“切入点”。

  (青岛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