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途三十年,再造新济青
修建高速公路应该是什么样?沥青混凝土往来运输,大型机械施工繁忙,作业现场人头攒动、尘土飞扬……这是很多人对修建高速公路的大概印象。
然而,记者近日在济青高速改扩建工程蹲点采访时发现,与1990年开工建设时截然不同,也区别于单纯将道路加宽,建设者正在用全新的理念、前沿的技术对济青高速进行重塑,为这条“服役”近三十年的黄金通道,注入带有绿色、科技、智能等标签的生机活力。
据了解,济青高速改扩建工程今年将完成“四改八”道路拓宽。
施工现场少有工人身影
6月16日,记者从高处俯瞰济青高速新拓宽的八车道,平坦宽阔、气势庞大,与过去的四车道相对比,左右两侧拼宽的路面仿佛为这条黄金通道插上了翅膀。
记者发现,尽管施工仍在继续,现场却鲜有工人施工作业的身影。山东高速集团济青高速改扩建项目工程处处长杨伟刚给记者揭了秘。
“20世纪90年代初修建济青高速时,还极大地依靠人力进行作业。”杨伟刚举了几个例子,例如施工材料很多时候需要小车运输,进行路面强夯时要利用大铁锤进行人工作业,拌和工序多数要用小料斗直接在路边进行。“因此,很多人对修高速公路的印象,就是尘土飞扬、人来人往。”
济青高速改扩建,是在原有道路的基础上,通过两侧拼宽达到扩建的目的,从开工建设至今,全过程基本全部实现机械化,人工仅用来辅助作业。“碾压车、运载车、拌和站如今一应俱全,只要配备上能熟悉操作的人员便可以实现高效施工。”杨伟刚笑着说,改扩建中大部分人力都用到了植树绿化中,与当年人山人海大修路的场景形成了鲜明对比。
路基铺设用上赤泥
“20世纪90年代初修高速公路时,只要能把路修通就行,对于绿色节能都还没有概念。”济青高速改扩建项目副主任郭建民回忆起济青高速最初修建时的场景,仍记忆犹新。如今的济青高速改扩建工程,成为交通运输部确立的国内唯一的高速公路改扩建绿色科技示范项目,其中蕴含的绿色科技元素成为新济青路上的最大亮点。
在济青高速滨州段有这样一段路,从已经施工完毕的路面上看不出任何区别,但路面下的路基材料却非同一般。“在这段4.9公里的路面下,是以赤泥为原料的路基。”省交通科学研究院工程师孙兆云告诉记者,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一种工业固体废弃物,在济青高速沿线十公里范围之内堆积着接近1.33亿吨赤泥。
“这一边,赤泥作为工业废料,大量堆放在场地上,占用场地资源又容易产生扬尘,企业还要专门付费进行管理;另一边,我省施工用土非常紧缺,建设方更加迫切想要解决资源短缺问题。”孙兆云表示,目前,赤泥在济青高速的运用中各项路用指标和污染性控制指标均满足设计与规范要求,今后将以济青高速为起点,在各种道路施工中广泛使用。
山东高速集团在施工时,还将原先拆除的废旧材料,例如旧路面材料、废弃混凝土材料等实现了100%再生利用,全线的旧波形梁护栏也实现了60%高值化利用。同时,以济南东服务区为试点,在全省首创海绵服务区,利用特殊透水路面收集雨水进行再利用,在最大程度上做到绿色节能环保。
人们出行将更加智慧
在济青高速改扩建工程中,小清河特大桥的施工是事关全线的控制性工程,也是主要施工难点之一。近两个月来,记者多次前往小清河特大桥采访工程进度,发现即便是全线的难点,施工仍进展迅速,现场有条不紊,济青高速改扩建工程六标第五工区经理申乐强告诉记者,这很大程度上依赖BIM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
“原先桥梁建设靠的是一本图纸,再生动也是二维成像,应用BIM技术后,三维成像的可视化表达能更好地满足施工需求。”站在上桥面的施工处,申乐强指着相互穿插的钢筋介绍,三向预应力钢筋分为横向、纵向和竖向,不同方向交互穿插的预应力钢筋对桥梁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意义重大。过去施工中,三个方向的预应力钢筋在穿插时会出现碰撞,需要拆卸返工,影响工程效率与施工安全。应用BIM技术后,通过查看小清河特大桥的BIM三维立体模型,就可有效规避这种碰撞,施工质量与效率均得到了有效保证。
除了建设过程更加智能外,济青高速开通后的运行也将更加智能。“‘互联网+’时代,通过使用云计算、大数据,无线移动互联技术可以实现高速公路相关信息在各种方式间的顺畅传输、交换,使人们的出行更加智慧。”杨伟刚表示,目前,山东高速集团依托济青高速改扩建项目,已经成立了相关课题,发展基于“互联网+”的高速公路智慧出行服务,给群众提供精细化、个性化出行信息服务。来源: 大众日报·新锐大(通讯员 谷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