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壹粉“建新村52号”在齐鲁壹点情报站反映:我的孩子5周岁半,女孩,患有肌无力这种病,自己不能站起来,但是扶起来可以走路,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却被附近的幼儿园拒收,多次和幼儿园协商也没用,希望得到记者的关注。

  先接纳后婉拒,孩子上不了幼儿园

  3月19日,记者联系到壹粉“建新村52号”。“我叫刘世杰,家住在龙口市西城区环海北路2299号胜海小区。”龙口市民刘世杰说,“我和我爱人都是残疾人,我右腿有毛病,从事汽修工作,为了照顾孩子,在小区附近开个小店,维修附近海边的一些农用车三轮车。妻子眼睛患有先天性视神经萎缩,大约0.1左右的视力,在附近的卫生院干推拿。”

  “我的孩子是2013年10月10日出生的,女孩,聪明活泼。孩子到现在为止,自己不能独立站起来,不过扶她站起来,她可以自己独立行走,但不太稳。为了给孩子看病,去过10趟上海。也去过北京儿童医院,多方检查治疗,效果约等于0,在上海被确诊为:轴空肌病。”刘世杰说,“家里就这么一个孩子,孩子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不能老待在家里,2018年去家附近的市直二幼上过3个月的幼儿园,上学期间由孩子姥姥陪读照顾生活,本打算下半年继续上,学费书费就交了。后来幼儿园改制,以怕担责任为名,拒绝了孩子入园。”

  为此,刘先生找过龙口市残联,残联说要找龙口市教体局。刘先生又找龙口市教体局学前科,教体局说幼儿园不是义务教育,还是要和幼儿园协商。

  刘先生说,“难道残疾儿童就没有受教育的权利了吗?为了孩子,我拼了。没有人能够体会到我的感受。很多人劝我放弃,我永远不会放弃的。为了给孩子看病,烟台5趟,北京1趟,上海10趟,济南,记不清多少趟了。”希望记者能帮忙呼吁一下,给孩子一个上学的机会。

  幼儿园:暂时不具备接收此类残疾儿童的条件

  据了解,刘先生所说的市直二园,原名胜利油田龙口基地幼儿园,坐落于龙港街道胜利油田胜海小区。自2019年1月1日起,正式移交地方,改名为龙口市市直第二幼儿园(胜利油田部)。

  3月19日中午,记者致电龙口市直第二幼儿园,一位女老师接听的电话。这位女老师说,他们这里是总园,刘先生反映的那个幼儿园是分园位于前海那一块,刚刚接收转入地方不久,具体情况她要了解一下,并跟领导汇报一下,回头给记者答复。

  3月19日下午2点,龙口市直第二幼儿园的于园长回电说,她经过情况了解,这名孩子去年上半年确实在幼儿园里上过三个月,不过那个时候幼儿园还没有转给地方,班上孩子也少,也就五六个孩子,那时候孩子来上,她姥姥陪读还勉强可以。现在我们接收了幼儿园,一方面要规范,另外现在一个班上孩子接近30个,照顾正常孩子都忙不过来。幼儿园上课经常结合活动,孩子行动不便,确实不方便。还有就是也怕其他小朋友嬉戏打闹,产生伤害,产生纠纷。我们不是不接收,而是确实不具备残疾儿童教育的条件。

  龙口市教体局:建议还是跟幼儿园协商

  3月20日上午记者致电龙口市教体局学前科,学前科丁科长回复,这位家长反映的情况他们之前了解过,当时建议还是跟幼儿园协商,因为一方面幼儿园不是义务教育,教体局也不能行政强制干预;另外对于这种特异体质的孩子,根据相关规定,应该具备一定的自理能力,可以适应学校正常的教学活动才可以申请入园。

  龙口市残联:副理事长牵头协调解决

  3月19日下午,记者致电龙口市残联,工作人员将刘先生的情况和诉求记录后,说向领导汇报后,给记者反馈。

  3月20日,记者再次致电龙口市残联,工作人员答复称,昨天已经把情况跟领导汇报过,领导专门开了碰头会,决定由一名副理事长牵头帮助协调解决,目前正在协调中,一有进展将及时联系刘先生。

  去年烟台提出试点残疾儿童“随园保教”

  据了解,2018年,烟台市发布《烟台市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8-2020年)》,其中要求切实保障残疾人受教育的权利,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到2020年,普及十五年特殊教育,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6%以上,学前三年入园和接受康复教育训练率达到90%以上。

  要求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到2020年,全部特殊教育学校和有条件的儿童福利机构(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增设学前部或附设幼儿园。有条件的县市区可举办专门招收残疾儿童的幼儿园。大力推进残疾儿童随园保教试点工作并逐步推开。鼓励各县市区整合资源,为残疾儿童提供半日制、小时制、亲子同训等多种形式的早期康复教育服务。

  同时要求,各县市区教育、卫生计生、民政、残联等部门要建立完善残疾学生学籍信息、残疾儿童筛查鉴定信息、残疾孤儿信息和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信息管理平台,依托省级电子政务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建立残疾儿童筛查、检测、建档、转介、安置网络化运行机制。充分发挥残疾儿童少年入学鉴定和咨询专家委员会的作用,健全残疾儿童入学评估机制。

  齐鲁晚报 齐鲁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