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全市农村工作暨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2018年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我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抓牢抓实各项工作,乡村振兴发展方向更加明确,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明显,基层基础得到夯实,脱贫攻坚任务基本完成,乡村振兴战略取得了新的成绩。今明两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全市“三农”工作将坚持高质量发展,以走在前列为目标,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统筹推进农业农村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脱贫攻坚等各项工作,全面完成农村改革发展目标任务,高标准谱写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烟台篇章。

  围绕八个字推进产业振兴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重要的经济基础。我市农业发展,拥有良好的基础和优越的条件,规模化、品牌化、国际化都保持了全省全国的领先水平,全市有条件有能力在产业振兴上先行一步、走在前列,为全省全国探索出新的经验、树立新的标杆。

  让产业更加兴旺,去年,我市着力强龙头、壮基地、育产业,粮食生产喜获丰收,新增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7家、农民合作社1370家,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栖霞模式”在全国推广,烟台苹果品牌价值达到137亿元,连续10年保持中国果业第一品牌。

  大力推进乡村产业振兴,按照工作部署,今年我市将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绿色引领、市场导向,紧紧围绕“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其中,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年内建成粮油核心示范区3万亩以上,优质粮油产能产量稳定在170万吨,确保粮食产能稳得住、发展可持续。强化龙头企业带动,依托农业龙头企业,推广“龙头企业+生产基地”经营模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建设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园和田园综合体。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做强产业链实现増产、增值、增效、增收,力争到2020年乡村旅游消费总额突破240亿元。

  此外,在全面激发乡村发展活力方面,全市将以改革为动力,以科技为引领,以人才为支撑,奋力打造农业农村发展“升级版”,争取年内基本完成所有涉农村居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任务,普遍成立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到2020年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稳定在1.5万家,家庭农场发展到3000家,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5%以上。

  建浓郁胶东风情的美丽乡村

  我市农村有着独具一格的村落景观和民俗风情,是我们必须留存好的根与魂。去年,我市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42个、省级标准村100个,建设“四好农村路”1470公里,改造农村危房1451户、农厕5.1万户、清洁取暖3.1万户,农民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提升。

  加快建设具有浓郁胶东风情的美丽乡村,今年全市明确将持续开展美丽乡村示范创建、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机制,坚决清理整治“大棚房”。

  按照部署,年内全市将切实抓好农村生态保护、修复和建设,以良好的环境和生态为支点,实施新时代美丽乡村“双百工程”,今明两年每年打造100个省级美丽乡村标准村、100个市级提档升级村,力争到2020年打造2个乡村振兴示范县、20个示范镇、200个示范村。同时,年内要基本完成农村户用厕所无害化建设,改造农村公路1580公里,到2020年所有村庄要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完成村内道路“户户通”,建制乡镇实现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全覆盖,50%以上的村庄实现生活污水集中处理,乡村绿化覆盖率达到30%以上。

  高质量做好脱贫攻坚工作

  脱贫攻坚是当前的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去年,我市投入财政扶贫专项资金1.4亿元,发放富民生产贷2.2亿元,41496户贫困户“双帮扶责任人”实现全覆盖,65050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基本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高质量做好脱贫攻坚工作,今年我市将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到巩固提升脱贫质量上,坚持靶心不变、力度不减,持之以恒把各项工作做细做实做到位。

  根据部署,全市将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各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不少于上一年,各项扶贫政策延续到2020年。此外,把防止返贫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强返贫监测,对脱贫户进行再检查,强化社会综合保障兜底,确保稳定脱贫不返贫。聚焦贫困区域持续加力,进一步巩固277个省扶贫工作重点村和“332”扶贫工作重点县镇村脱贫成效,今年每个省扶贫工作重点村都要培育1—2个主导增收项目,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YMG记者 姜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