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澄(中)在病房里与患者交流病情。张澄(中)在病房里与患者交流病情。

  编者按

  1月8日,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山东共有25项科技成果获奖,获奖数量、质量和覆盖领域再上新台阶。9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回访了其中的一些获奖者,讲述奖项背后的故事。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教授张澄成为该年度国家科技奖励项目中最年轻的第一完成人。他认为科研最重要的就是创新和坚持,“要做就要做国际上的第一个,多关注领域内的空白点。”

  出生于医学世家

  屡受打击想过放弃

  一身白大褂,张澄看起来温文尔雅。出生于医学世家的他,从小耳濡目染治病救人的理念。1999年,张澄在报考大学志愿时,没有任何犹豫,选择了山东医科大学(现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

  本科五年,张澄扎实的基础知识积累为日后从事科研打下了基础。本科毕业后,张澄继续在山东大学硕博连读,并于2006年—2007年在美国贝勒医学院血管生物学实验室学习,成为中美联合培养的博士生,研究心血管疾病方面的问题。

  国外求学很艰苦,张澄并不以为意,科研上的挫折和打击才最为致命,“我本科读的是临床医学,刚开始接触医学基础研究,对思路和方法非常不习惯,最初做的实验几乎都是以失败而告终。”在连番打击下,张澄有了放弃的想法:“回国专心做临床工作也很好。”在导师的开导下,张澄回国呆了一个月理清思路,决定再回到美国坚持科研。

  31岁破格提拔

  成山大最年轻教授

  厚积薄发,前后5年的时间里,张澄发表多篇SCI高水平论文,其中第一作者更是不在少数。

  科研上的硕果让张澄受到医疗科研领域的广泛关注。2011年,山东大学发布政策,将从年轻人中选拔教授。经过三轮评审,7位长江学者和1位院士的联合评审,张澄脱颖而出,从主治医师破格提拔为正高教授。这一年,张澄只有31岁,是山东大学历史上最年轻的正高教授。

  谈到科研,张澄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创新和坚持。“要做就要做国际上第一个,多关注领域内的空白点,把别人已经论证的实验再做一遍不叫科研创新,也没有意思。”张澄说道,自己在美国刚接触基础研究时就形成了这种信念和习惯。

  医生搞科研

  非常有必要

  张澄的项目“心血管重构分子机制、检测技术和干预策略的基础研究”获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心脑血管疾病位列我国居民死因第一位。其中,冠心病作为常见病,可引起心肌梗塞、心绞痛、心力衰竭等,严重威胁生命。但是,目前的治疗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作为省内领军医院,前来心内科就诊的多数都是疑难危重病例,心内科重症监护室8张床位一直满负荷运转。面对这些患者,张澄不自觉便会感受到压力,这种压力来源于目前医学对于很多疾病的未知和无能为力,来源于还有太多的事情有待研究。临床医生是否应该搞科研?对于这个问题,同时从事临床和科研的张澄有自己的看法:“我认为医生,尤其是内科医生,应该要做医生科学家,医生搞科研是非常必要的。”他解释道:“因为很多问题只有在临床中才能被发现,临床工作告诉我们有哪些问题亟待研究和解决,然后再有针对性地设计科研思路,最终用科研去解决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