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报告确定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山东是全国最早试点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的省份,也是最早进行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改革的省份。在农村基本土地经营制度改革的推动下,全省农村经济发展正在迈入一个新阶段。
牛文忠,在德州武城县办了一家粮棉种植合作社。早在山东农村土地确权办证之前,牛文忠就陆续把周边村民手中无力照管的承包地流转过来,统一经营。几年下来,流转的农田越来越多,合作社的经营遇到了难题。
牛文忠说:“我们去银行贷款又没有抵押物,我们手里的大型机械拖拉机、烘干机银行又不认,只能东拼西凑,凑来那点钱不够塞牙缝的。”
没有资本支持的农业规模化经营,始终是建在沙滩上的城堡。而农村资产进入资本市场的通行证,就是农村土地权益的法律确认书。从2013年以来的三年间,山东启动了大规模的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确权面积占家庭承包地总面积的98.1%。
山东省农业厅副巡视员于永德说:“为了摸清实际情况,我们采取随机抽查的办法,现拿一张全市的地图,随机选县,随机选村,随机入户,就是看看证有没有发放到农民手中,农民满意不满意。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发一个符合实际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发一个经得起历史检验、具有法律效力的铁证。”
有了土地确权凭证,山东全省承包土地经营规模化率达到了40%以上。曾经到处借钱经营的牛文忠,也用土地抵押贷款建起了日处理能力100吨的粮食烘干塔和高标准粮仓。
齐鲁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总经理王翰林向记者介绍说:”一方面农村产权确认,使农民吃上定心丸,有利于激活农村沉睡的资产,以前农民无法用自己的土地进行抵押贷款,确权颁证之后,老百姓凭手里的确权证,就可以到齐鲁农交中心办理抵押贷款,打通了资本流向三农的重要通道。”
到去年底,山东有120多万农民带着三权证书进城落户;一万三千七百多个村完成了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当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开始全国推广的时候,在山东,随着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一场改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新工程已经拉开帷幕。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要积极探索开展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等改革,鼓励引导企业、社会资本到农村投资兴业,积极培植壮大一二三产业相融合的农业“新六产”。
山东省政府农业专家顾问团农经分团副团长刘同理说:“省党代会提出的,推进我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科技园区、创业园区‘三园同建’,发展农业的终端型、体验型、智慧型、循环型‘四型发展’,以及农业的产业链相加、价值链相乘、供应链相通‘三链重构’,目的是为了提高我省农业的供给质量,把我省现代农业由中低端推向中高端。”
目前,山东的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已经基本完成。按照山东省确定的改革时间表,到2020年,全省还要基本完成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任务。
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不远的将来,无论是在家务农,还是进城落户,被赋予更多财产权的山东农民,都可以用自己手中的土地经营权,以股东身份参与土地规模化经营、分享集体经济和“新六产”融合增值收益,共享改革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