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安监局在今天召开的信息通报会上透露,本月10日起,山东将组织17个检查组、360名执法人员和130名安全专家分赴17市开展异地执法检查,检查重点行业(领域)企业不少于1000家,检查时间不少于10天。异地执法的进展情况、查出的非法违法行为和重大事故隐患,将在“山东安监”政务微博、微信公众号上实时推送,社会公众可随时了解和监督。

  记者了解到,每个检查组均由执法组、陪检组、专家组和督导组组成,各组负责一个市,下设3-4个检查小组同步开展检查。省安监局相关负责人透露,本次检查中,执法骨干和安全专家全部由省安监局按照异地组队的方式进行混编,去年8月,山东曾尝试过这种方式,本轮检查,规模更大,涉及到的行业和企业更多,在全国范围内,也尚属首次。

  为什么一定要采用异地检查执法的方式呢?“这能有效缓解人情执法的问题。”有关负责人透露,一直以来,人情问题是羁绊安全生产工作的一大顽疾,常常是执法人员前脚刚踏进企业,求情的电话就打进来了。而异地执法中,检察人员和当地人员不熟悉、与企业不认识,“抹不开面子”、“瞪不起眼”的问题明显好转。

  此外,考虑到基层安监力量目前还较为薄弱,上述负责人表示,在这样一次以省局名义进行的层次高、力度大、执法严的检查中,基层平时“不敢管”的大企业、“管不动”的企业、“管不好”的企业也能得到集中攻坚整治。

  去年进行的异地执法中,检查企业九百余家,立案800多起,但由于是山东首次尝试,当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这些问题,本轮异地执法检查通过一些新的设计、安排进行了逐一克服、破解。

  其一,本次检查前,山东组织执法骨干和安全专家专门编制了检查标准,突出检查重点和方法,让执法“有章可循”。在去年,由于缺少相关标准,往往导致,执法人员和当地陪同检查人员最终报上来的隐患存在较大差别,影响到了后续行政处罚的落实。据介绍,标准中尤其强调现场取证,立说立行、当场落实;除了一些问题因为特殊原因当场裁定不了外,其他问题都必须当场处理干净。

  其二,检查实行痕迹化管理。这样做也是为了明确执法人员和安全专家的责任。相关各方面人员需要在检查表、移交表、执法文书上分别签字,这些执法记录还将由省局统一存档备查。执法人员和陪检人员不签字的,省安监局将进行书面通报,安全专家不签字,经过劝诫仍不改正的,将注销其安全专家资格,各级安监部门三年内不再聘用。

  其三,每家企业在检查前,各检查组都需要提前拿出对应的检查方案,保证现场检查有的放矢。

  记者了解到,省安监局还委托了中国安科院对本地异地执法的活动组织、执法程序、执法能力、执法标准、企业问题等进行分析,形成分析报告,异地执法检查结束后半年内,安科院会对部分企业的问题整改情况进行评估,形成整改评估报告。

  全省范围的异地执法,发现问题多,震慑效果明显,不过,因成本极大,没法成为“常规手段”。省安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这样一次异地执法大检查,关键还是培养起各地的骨干执法力量,同时树立标杆效应,让市、县等各基层安全监管力量在此过程中得到锻炼、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