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十三五”期间我国181所师范院校将一律不更名、不脱帽,聚焦教师培养主业,改进教师培养机制、模式和课程,加强教师教育体系建设。
记者梳理山东师范类高校发展状况时发现,山东的师范类高校集中更名发生在2000以后的十年,“更名潮”退去以后,各高校发展状况不尽相同。坚守还是突围?继续深耕教师培养、将师范教育做优做强,还是寻求转型升级、从师范特色转型为综合院校?听听高校如何回答。
为发展掀起更名潮
据省教育厅网站信息显示,目前省内本科高校中,明确带有“师范”二字的高校仅有三所,分别是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和齐鲁师范学院。但在2000年,有“师范”二字的省内高校(包括高职大专)不下10所。除了山东师范大学和曲阜师范大学外,几乎每个地市都有一所师范类的学院。
师范类高校对基础教育师资培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师范类院校专业上的单一性以及其就业前景的“不景气”阻碍了学校的进一步发展。从本世纪初开始,就已有大量师范院校纷纷缩减师范生招生比例或者向综合性高校转型。
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湖南师范大学校长蒋洪新介绍说,自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以来,我国逐步开始在层次和机构上调整,实行由“三级”向“二级”乃至“一级”的师范教育体系过渡,逐渐形成以师范院校为主体、其他高等学校参与的开放性教师教育体系。在这一过程中,中师消失,很多师范院校通过合并、转型、升格,变成了综合性高校,不再以“师范”命名。
山东的师范类高校更名始于山东师范大学,其前身是山东师范学院,于1981年便完成更名。最近一次更名发生在2010年,山东教育学院更名为齐鲁师范大学。
记者梳理发现,山东师范类高校更名大致可以分成三类。第一类是更名完成学校的省级,但保留“师范”二字,例如山东师范大学和曲阜师范大学,通过把学院改成大学来完成迈向综合类大学的目标。第二类是不保留“师范”二字,直接升级。比如烟台师范学院放弃了“师范”头衔,于2006年更名“鲁东大学”。第三类是师范类院校与其他类型的高校合并,例如青岛师范学院于1993年和青岛医学院、山东纺织工学院这两所学院一起并入了青岛大学,“背靠大树好乘凉”。
师范类院校改名情况统计表
更名并不意味着更好发展
我国师范类院校众多,但有名的屈指可数。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是985高校,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是211高校。它们被誉为“全国师范八大名校”。山东师范类高校,无论是山东师大,还是曲阜师大都不在列。
师范类高校更名有其客观原因。师范类专业的学生就业需求不旺是促成师范类院校减少的重要原因。据师范专业毕业生反映,现在任何专业的学生都可以通过考取教师资格证的方式来成为一名教师,这使得师范类院校失去了它们的优势。没有就业前景,学生就不愿意选择该专业。
其实,师范类大学更名并不都是顺利的。2014年,曾有报道称,曲阜师范大学在其官网上发布公告征集新校名,并希望新校名能体现综合性,引发公众热议,但最后迫于舆论压力无果而终。目前,有些山东师范大学的老员工依然怀念没更名之前的学校生活。
是否改了名字,就代表着学校实现了发展目标呢?以鲁东大学为例,学校官网显示,鲁东大学是一所“文理工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重点建设高校”。可以看出,鲁东大学已经成功升格为综合类大学,但优势学科建设有待加强。在这方面,山东师范大学倒是做得不错。在秉持师范类院校传统的基础上,学校不断发展,学科门类齐全,国家重点学科、省级重点学科均具备。
《人民日报》刊文认为,没有教师质量的提高,也就谈不上教育质量的提高。一方面,不少师范类学校热衷于建设一大批非师范类专业,忙于升格和扩大学校规模,不仅削弱了传统优势,也背离了教育改革的初衷。另一方面,也需要看到,当前师范类院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那么,“不改名”的师范院校如何更有竞争力?专家认为,需要秉持“让师范教育回归师范本身”的原则,设置更加灵活的师范教育模式,并改变对师范教育的“偏见”。“不改名”的师范院校应发挥主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