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上,村庄是人类聚落发展中的一种比较初级的形式。其中,“村庄”多作为中国北方地区的居住地形用语。而说到村庄的话,人们第一反应就是一个比较小的区域。不过,对于山东省的枣庄,却指的是一个不小的地级市。对于枣庄市来说,总面积456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00万左右,辖市中区、薛城区、峄城区、山亭区、台儿庄区和滕州市。由此,从名字来说上,枣庄这个城市的名字,可以说是起得非常谦虚。那么,枣庄的名称从何而来呢?

  值得注意的是,关于“枣庄”这个名字的来源,历史上存在多个说法。其中一个比较通行的说法是,相传上古时期,炎帝神农氏曾在枣庄地区建立庄园并种植枣树。对于炎帝来说,种植枣树就是为了制造矛的木杆、箭杆等等。对此,在《峄县志》中也存在相关记载,也即枣庄市因为当地枣树居多而得名。对于枣庄地区,根据《史记》中的“春申君以荀况为兰陵令”之语,加上相关考证,兰陵县治在今枣庄市峄城城区东18公里处之兰陵镇。由此,兰陵县是枣庄地区最早归属的县。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秦朝。秦朝大力推行郡县制,枣庄地分属薛郡之薛县(今滕州市东南),泗水郡之傅阳县(今台儿庄区张山子镇候孟村)。进入到西汉时期,枣庄地除南部属楚国之傅阳县、西部属鲁国之薛县外,其余大部属东海郡之承、兰陵、缯、阴平、建阳、都阳、新阳、昌虑、合乡等县。三国这一历史阶段,枣庄地区属于魏国,并且大部分地区属于东海国之承县、兰陵县、阴平县、昌虑县、都阳县等。

  北宋时期,枣庄地区属沂州承县(望)。望是唐宋时州县的等级名,望在属于前三的等级,也即表明当时的承县是个比较大的县。南宋时期,金国置峄州,治所在故缯州城。自此之后,峄之名沿用至今,促使峄地成为枣庄历史上的称呼之一。公元1369年,明朝降州为县,峄县属济宁府。自此,峄县之名一直沿用至1960年。清朝时期,峄县属于山东省兖州府。1958年11月21日,峄县治所迁驻枣庄镇。1961年9月,枣庄市升为山东省省辖市。1979年,滕县(今滕州市)划归枣庄市。

  最后,枣庄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诞生了不少历史名人。距今4000多年,生活于夏王朝初年的奚仲。是他在封地薛国(今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境内)创造了世界上第一辆用马牵引的车辆。墨子,名翟,东周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宋国人 。作为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一说鲁阳人,一说滕国(今山东省枣庄市)人。除此之外,司马迁称其为“汉家儒宗”的叔孙通,西汉“凿壁偷光”的匡衡等,均是枣庄地区的历史名人。

  (文/情怀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