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拥有物联网工程专业。今天带大家走进物联网工程专业,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优秀工程技术型、创新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积极探索多规格、多层次、个性化的人才分类培养模式;以创新教育、素质教育为核心,注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以“强化基础、软硬结合、立足系统、面向应用、强化实践”为基本原则,以计算机、通信和自动化为三大主线构建学科基础及专业主干课程体系,加强工程实践训练,使学生能掌握坚实的物联网基础理论及行业应用共性技术,具备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传感技术等物联网工程领域的专业知识,能在物联网领域的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系统研发与集成、运维与管理等工作,服务于物联网产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C语言程序设计、物联网原理与应用、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路、数字电路、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等专业必修课程,可自主选修物联网工程专业领域中应用层开发、网络层设计、传感层实现等不同特色模块的专业自主发展课程。

物联网工程专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的专业,已经列为国家紧迫急需专业。2016年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专业合作获批省高水平应用型重点建设专业(群)。本专业依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一级学科博士点、“信息与通信工程”的一级学科硕士点、“控制科学与工程”的一级学科硕士点和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硕士点,具有计算机、通信、控制、电子等多个信息领域交叉综合优势,目前已形成比较完备的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本专业特色鲜明、优势明显,初步形成“注重理论、强化实践、服务产业、对标国际”的人才培养理念,打造“个性化+产教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积极对接战略新兴产业,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科创竞赛等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成为省内有较大影响和良好声誉的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基地。拥有省高校“十二五”强化建设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校信息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和国家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等。

毕业生主要就业于与物联网相关的企业、行业,从事物联网的通信架构、网络协议和标准、无线传感器、信息安全等方面的软硬件产品开发、设计、管理及维护工作;也可以在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从事科研、教学工作。每年都有学生通过推荐免试、考研等方式到中科院、山东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国内一流大学深造。

柳杨湄:物联网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承载体的互联互通的网络。通俗来讲,物联网可以把所有物品通过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即“万物相连的互联网”。物联网技术的基本特征从通信对象和过程来看,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信息交互是物联网的核心。因此通信、计算机软硬件、射频识别技术、无线技术、传感器技术、智能嵌入技术等都是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关键技术,各项技术的不断进步也将赋予物联网更大的发展潜力及更广的应用前景。物联网也可以推动工业、农业、环境、交通、物流等基础设施领域的智能化发展,大大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便利现代生活。此外也需要更多的人才和技术人员不断探索,推动物联网走向全球互联的目标。

3+3模式:物理(1门科目考生必须选考方可报考)。
3+1+2模式:首选仅物理,再选不提科目要求。
最终招生专业及计划以各省招生主管部门公布的信息为准。
更多精彩内容,请搜索关注微信号sina_shandong,在这里,看见山东。

查看评论(0)网友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