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村过年,对我来说并不陌生,但把进村和过年当“工作”,这倒是第一次。一周的时间,走过四市九区县,参加2024春节山东乡村文化旅游节行进式采访活动,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也让我对过年有了新的感悟。
淄博、聊城、济宁、泰安,一路走来,所到之处风土人情各不相同,但属于山东人的过年仪式感总是少不了。赶大集办年货,大集上的年味最浓,烟火气最旺。糖葫芦小摊,不论在大集何处,总能招呼到随大人一起出门赶集的小孩。对于肉类等过年“硬货”,不少人上前询价,并掂量着是否购买,购买多少。在道口铺大集卖了多年羊肉的罗大哥,在砖舍村集卖了无数张煎饼的白玉杰,作为大集商户的缩影,进了腊月,等待着附近村民前来置办年货。
过年吃什么,各地有各地的秘籍。淄博高青高苑大席、田横家宴;聊城茌平海二八宴……到山东过年,总有一场宴席惊艳到你。当然,当地小吃更能抓住人的味蕾和记忆,济宁沿街叫卖的托班豆腐,孔府里香酥可口的点心,刚出锅的聊城馓子和热气腾腾的呱嗒,在寒风中送来温暖。
过去一段时间,“年味淡了”的声音时常出现。在这次行进式采访中,我真真切切感受到年味回归到大家的身边。“这都是我们以前过年看的,好几年没看到了,今年又有了。”淄博高青的贾大妈感叹道。村头的老人沉浸在踩高跷、玩芯子等传统表演中,响彻耳边的吕剧、山东梆子让他们找回曾经的过年记忆。“00后”穿红戴绿加入秧歌队伍,不惧严寒呈现活灵活现的舞龙舞狮,传统项目的接力棒已经交到他们手中,看到他们冻得发红的腮帮子,感动和敬佩油然而生。
过年,最重要的是一场团聚。游子盼望归家,家中盼望游子。有牵挂,有团圆,中国人最浪漫的节日情怀得以圆满。
来源:新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