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街97-101号——乾益升粮栈
清末,太平街曾是长沙米市的极盛之地。而在太平街中段,乾益升粮栈则是当时众多粮栈中最著名的一家。
乾益升粮栈今为居民住宅。在入口处抬头便看到两堵高约8米的风火墙,灰泥斑纹。隐约可见的几抹红色油漆残迹,透出旧年的辉煌,仿佛听到来自远古年代的沉重叹息。
金线街
金线街,原名金线巷,得名于吕洞宾点石成金的传说。据康熙《善化县志》载:“巷内人家得洞宾像,悬之壁。其子幼,每馆回则揖之。一日途遇道士,宛然画像,遂奔其衣曰:尔吾家洞宾仙也。道士敲石与之,归献其父,随至石处合之,仍为石,唯中留一线,金色灿然,故呼为金线巷”。1938年“文夕”大火后,街道拓宽改称金线街。金线街不同于“竹径通幽处”的老街,与之平行相距二、三十米的解放西路号称“长沙酒吧街”。夜晚解放西路霓虹闪烁,越夜越激情。而金线街仅凭街南边一排白墙青瓦的矮平房就挡住了那喧嚣的灯红酒绿。
千年古迹——贾谊故居
西汉杰出政治家、文学家贾谊的故居也位于太平街太傅里。贾谊故宅为西汉贾谊之宅,贾谊故居则被称为湖湘文化的源头,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了,是长沙最古老的古迹贾谊是当时的长沙王太傅,当时只有27岁。当时,整个湖南均是长沙国的范围,贾谊是中央政府派到长沙国的最高行政长官。贾谊故居从明朝成化元年以来就是祠宅合一的格局。现在的祠匾是赵朴初先生最后的墨迹,祠两边均是清朝时湖南巡抚所写。湖湘人民在多年历史中,对贾谊故居维修和重建了100余次。贾谊故居现在仍保存着清末民初的建筑特色,青砖墙拖刀缝、刷白灰水墙、民居石门、小青瓦两坡屋面和白色马头墙。
斑驳的墙壁透露出太平街的沧桑,传统的市井生活气息一如往昔。老街巷,新面孔,难怪文艺青年纷纷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