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秦口河,水波悠悠,偶有不知名的鸟儿自两岸的苇丛中扑簌飞起,生机蛰伏,静等春来。
而就在去年11月,受惠民县城区污水直排等问题影响,秦口河水质持续超标,年底消除劣Ⅴ类水体形势十分严峻。
山东省环保厅约谈了惠民县政府主要负责人。仅仅4天后,惠民县就打响了秦口河流域治污“翻身仗”,狠抓重点整治任务和关键环节,加快污水管网配套建设,全面封堵污水直排口,年底前实现了断面水质稳定达标。
秦口河是一个缩影。
山东省环保厅厅长张波告诉记者:“截至2015年12月底,按照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Ⅴ类标准评价,100个省控断面中,仅济南市小清河辛丰庄断面水质尚未全面达标(COD达标、氨氮超标0.95倍),圆满完成了省政府确定的年底省控重点河流基本消除劣Ⅴ类水体的目标任务。”
从2003年起全省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到2010年省控重点河流恢复鱼类生长,再到2015年基本消除劣Ⅴ类水体,十余年间,山东省在GDP从2003年的1.2万亿元上升到2015年的6.3万亿元的背景下,水环境质量连续13年改善。
凝心聚力,构建水污染防治大格局
“2015年,省控重点河流基本消除劣Ⅴ类水体。”在去年初的山东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上,省长郭树清作工作报告时提出了这一目标。
这是山东省继2010年省控重点河流实现恢复鱼类生长目标后,时隔5年在流域治污方面的又一重大决策。
截至2015年1月,省控重点河流中,除断流或正在开展河道整治的河流外,有21个断面水质劣于Ⅴ类,占20.4%;全省17市中有7个市存在劣Ⅴ类水质断面。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硬仗。作为经济大省、人口大省的山东,人口分布和企业布局密度大,产业结构偏重,污染物排放强度大。
基于此,山东省进一步巩固党委政府主导、人大政协监督、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努力的治污工作大格局。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多次作出批示,分管省长多次调度工作进展、听取专题汇报。省人大、省政协多次组织对水污染防治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省政府督查室将其列为年度重点督查事项,每季度进行专项督办。
山东省环保厅每月召开厅务会分析水环境形势,研究针对性措施,定期向省政府进行专题报告。
山东省环保厅还建立月通报、旬报告制度,每月向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领导,各市党委及政府主要领导,省直各部门负责人以简报形式通报进展情况。
这份通报,既点出尚未消除劣Ⅴ类水体的断面及责任市,还用图表形式展示17市省控重点河流断面达标率。看似一纸简单的通报,“榜上有名”的责任市却感到压力巨大。
为督促有关地方政府落实治污责任、限期解决断面水质超标问题,山东省不断加大约谈、限批和督办力度。
2015年,山东省共对15个责任县(市、区)涉水建设项目实施了区域限批,对济南、青岛、东营、济宁、滨州5市的16个县(市、区)政府负责人实施了约谈,对9个超标断面实施了挂牌督办。
各市积极行动,纷纷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创新考核奖惩和责任追究机制,确保水质持续改善。
青岛市将省控河流消除劣Ⅴ类水体纳入全市科学发展考核体系,市政府与相关区(市)政府签订了责任书,主要领导多次召开现场会。
东营市成立了高规格的水气污染整治专项行动指挥部,印发了《2015年全市省控河流污染整治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被问责的党政领导干部1年内不得提拔。
济宁、聊城两市以国家重点流域治污考核为契机,成立了高规格的水污染防治工作指挥部,每个市级领导包靠一个县(市、区)。
临沂市成立由书记、市长任组长的全市水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定期专题听取汇报。
德州市制定了《省控河流出境断面污染责任认定评价细则》,逐一明确各断面的责任主体,对河流污染严重、整改不力的责任地区,由市环保局会同市监察局约谈责任县(市、区)政府负责人。
更多精彩内容,请搜索关注微信号sina_shandong,在这里,看见山东。

查看评论(0)网友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